【題目】人口撫養比是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15至64歲)數的比值。如果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人口撫養比下降,就會帶人口紅利,反之就沒有人口紅利。下圖表示日本人口紅利消失前后經濟走勢。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根據材料和圖,可以得出結論是
A. 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撫養比持續下降
B. 經濟減速增長時期撫養比大幅度上升
C. 人口紅利是影響經濟增速的主導因素
D. 人口紅利的消失會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
【2】【2】為應對人口撫養比轉變產生的影響,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遲退休年齡②調整生育政策③輸出國際勞工④提高消費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9月28日臺風“鯰魚”在福建泉州市惠安縣沿海登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臺風“鯰魚”所屬的天氣系統為下圖中的( )
A. B.
C. D.
【2】臺風“鯰魚”從形成、移動到登錄,直接參與水循環的環節有( )
①蒸發 ②水汽輸送 ③下滲
④地下徑流 ⑤地表徑流 ⑥降水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組成要素相互作用產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變化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據此完成下題。
把非洲熱帶草原上的獅子、獵豹等大量捕殺,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
A. 大群的羚羊、斑馬生活在安寧的草原上 B. 草原依然如故,沒有變化
C. 初始植食動物大增,后又數量銳減 D. 草原退化、沙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市1980年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21.2∶60.3∶18.5,2000年分別為13.8∶38.9∶47.3,2013年分別為22.4∶45.7∶31.9。下圖為該市“工業結構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該市工業結構調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資源枯竭 B.產業轉移 C.減輕污染 D.國家政策
【2】該市某中學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針對該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進一步發展該市經濟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依托郊區的土地資源優勢,發展現代綠色農業
B.切實治理環境污染,大力發展旅游業
C.利用工業基礎雄厚的優勢,發展汽車配套工業
D.擴大煤炭開采量,提高煤炭外運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電東送工程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骨干工程之一。下圖是1985-2007年山西省能源調出結構變化統計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為推動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山西省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擴大煤炭開采量 B.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C. 提高重化工業的比重 D. 加大煤炭的加工轉換量
【2】西電東送對我國東部地區地理環境所產生的影響是( )
A. 緩解能源短缺 B. 破壞生態環境 C. 改善大氣質量 D. 加劇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2年春運自1月8日起至2月16日止,全國鐵路預計將發送旅客2.35億人,同比增加1352萬人,增長6.1%,日均發送旅客588萬人。
材料二 我國人口流動示意圖
(1)我國目前跨省流動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______________。
(2)對比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地區間大規模流動的原因_____________。
(3)分析A地也能吸引眾多人口流入的原因________。
(4)圖中B地區是人口流出較多的地區,這會對該地區產生什么影響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可調節。為集熱板效率達到最高,應保持正午太陽與集熱板垂直,若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應為90°-H,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江蘇省一年中調節桿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集熱板與地面夾角從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間( )
A.地球公轉速度逐漸減小
B.江蘇日出方位不變
C.江蘇省晝短夜長,且晝漸長
D.江蘇省正午樓房的影長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鎮多年平均風頻圖。回答下面小題。
【1】【1】該城鎮可能位于( )
A. 我國華北平原 B. 印度半島境內
C. 地中海沿岸 D. 西歐平原上
【2】【2】如果在該城市布局一個火電廠,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應該布局在該城市的 ( )
A. 西北 B. 東南 C. 東北 D. 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伴隨滾滾而來的“銀發浪潮”,養老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材料二:我國2009-2015年65歲以上人口比重和財政養老補貼示意圖。
材料三:貴州省某山村原有居民208人,人們在陡峭的山坡上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過著清貧的生活。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村民陸續外出打工、經商,逐漸遷出了大山。如今,山村里只剩下2位80多歲的老人和一條狗。
(1)從年齡結構的角度出發,說明人口老齡化加劇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2)分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3)結合材料三,請你為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提出幾條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