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珠三角桑蠶業的發展成為;~塘發展的強大驅動力,1925年桑蠶業全盛時,珠三角生絲和絲織品等占到了廣州出口總值七八成,成為不折不扣的經濟支柱。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一個獨特的群體“自梳女”登上了歷史舞臺。珠三角自古以來婦女便需要和男子一樣去承擔生活生產的重擔。正當盛年的女兒若出嫁便對娘家造成不小的損失,“不落夫家”和"自梳”便得到娘家的默許。特別是絲廠大量出現后,對女工需求的迅猛增長,更是惟生了“自梳女”群體的擴大。桑蠶業豐厚的利潤讓為此工作的女性取得了獨立的經濟地位,她們為了適應機器繅絲這種工業化生產管理要求,又想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加之西方文化傳入,獨立自由思想的侵染,導致"自梳”風氣的產生,女性集體性地抗拒婚嫁。清末民初順德蠶業極盛時,有“十女九不嫁”之說。
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30年前密集的桑基魚塘如今已很少見,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三角麵沙觀加劇B.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的發展
C. 商品糧基義建設D. 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2】珠江三角洲地區“自梳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 經濟生活上的獨立B. 西方自由思想的浸染
C. 勞動生產技術的提髙D. 家庭傳統觀念的影響
【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絲價暴漲,推測其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影響是
A. “自梳女”人口數量快速增加B. 魚塘面積萎縮
C. 男性勞動力失業人數增加D. 自梳女赴南洋謀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 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嫦娥三號自發射到著陸月球用了13天,而嫦娥四號用了26天,到著陸區上方時,持續繞月飛行一段時間才登陸。完成下列小題。
【1】關于嫦娥四號登陸所花時間較長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發射窗口小,需滿足日、地、月合適的位置關系
B. 繞月飛行是為了等待月球白天著陸
C. 要求太陽光入射方向與太陽帆板之間的夾角保持在一定范圍內
D. 避開小行星的撞擊
【2】嫦娥四號月背之旅的挑戰有
①晝夜溫差大、谠旅娴匦纹閸纭、墼虑虮趁嫱ㄐ叛舆t嚴重、芷渌O備無線電信號的干擾較大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6年2月,延慶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一。三年來,延慶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2019年北京世園會兩件世界級盛會為引領,將全域旅游建設與服務保障兩件大事、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辦好兩個會,搞活一座城”的跨越式發展 之路。同時開發以珍珠山水、四季花海為代表的生態觀光產品,打造以“鄉下有我一分田”為特色的農事體驗產品,培育以山里寒舍等民宿品牌為亮點的新興業態,百里山水畫廊等特色溝域日臻成熟,慈母川等主題民俗村發展突飛猛進,張山營等特色旅游小鎮初現端倪,“一溝一品”“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指出延慶全域旅游項目的主要特點,并說出延慶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對當地發展旅游業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9月16日,第四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簡稱“能博會”)在太原隆重開幕,第四屆“能博會”提出了“綠色能源與轉型跨越”的主題。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山西省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是
A. 露天開采 B. 礦區道路的鋪設
C. 井礦巷道的建設 D. 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2】山西能源基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
A. 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 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
C.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 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
【3】山西省改輸煤為輸電,給山西省帶來的好處是
A. 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B. 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C. 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D. 減少水資源需求,緩和用水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北京森林總價值已達2千億元,森林的環境價值是食物價值的10幾倍,涵養水源的價值達1千億。山區通過爆破造林已形成第一道防線,今年要讓五環路沿線全部變為綠色。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五環路沿線的綠化帶主要的環境作用是(。
A. 減少交通環境污染和美化環境 B. 減少城市的噪聲和光污染
C. 減少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的數量 D. 減輕光化學煙霧的污染
【2】對遠郊山區進行綠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①涵養水源
②增加林木果品產量
③開發旅游資源
④增加農業收入
⑤防風固沙
⑥增加木材蓄積量
A. ③① B. ③③ C. ①⑥ D. 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游牧是干旱草原地區通過移動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資源,以獲取生活資料,并保持草場可持續利用的最佳方式。每年十月哈薩克牧民就像候鳥一樣,浩浩蕩蕩地從海拔較高的夏季牧場向百公里外的冬季牧場遷徙,到了六月,又從冬季牧場向夏季牧場遷徙,這樣的傳統轉場生活已經延續了近3000年。
與自然狀態相比,說明冬季放牧對草地生態系統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ㄊ校┙粫,境內生活著土家族、苗族、漢族、侗族等29個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6%。土家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諸如吊腳樓、恩施土司城以及一些生產生活用具等都是土家族物質文化的典型代表。土家族的民歌及擺手舞等不同場合的舞蹈種類和女兒會、月半節、端午節等民族節日構成了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土家族文化極大地豐富了恩施的旅游資源,但還未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試說明如何提升土家族文化對恩施旅游業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一橋飛架三地,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還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港珠澳大橋修建的決定性因素是 ( )
A. 自然 B. 社會 C. 經濟 D. 技術
【2】港珠澳大橋中部有近7Km是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 )
A. 縮短通行距離和時間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方便旅客欣賞水下風景 D. 節約建設成本,降低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境保護)
羅非魚(也被稱作非洲鯽魚)原產非洲南部,具有食性雜、耐低氧、廣鹽性等生理特點,適宜水溫 18~32℃。羅非魚 6 個月即達性成熟,重 200 克左右的雌魚,懷卵量多在 1000~1500 粒左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被當作經濟魚種引入廣東進行養殖。目前羅非魚已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試分析近年來廣西羅非魚泛濫成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