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課標全國卷)下圖所示區域內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約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區年降水量僅50 mm左右。據此完成1~3題。
1.圖中甲地區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2.解決該區域農業用水緊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進灌溉技術
④建水庫調節徑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區農業發達,其成功之處在于( )
A.提高了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B.調節了降水的季節分配
C.調節了降水的年際變化
D.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0·全國卷Ⅰ)江蘇北部沿海灘涂圍墾,需要經過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種植適應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種植糧食作物。據此完成5~6題。
5.改造灘涂所種植的適應性植物應( )
A.耐濕 B.耐旱
C.耐鹽 D.抗倒伏
6.若縮短灘涂改造時間,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農家肥
C.農藥 D.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及文字(歌詞節選)材料,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現象,從鴻雁生存的地理環境方面簡要說明其形成的原因。
(2)歌詞中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留戀與欣賞。請指出至少兩方面的欣賞自然景觀的要領。
答案:(1)現象:鴻雁遷徙(物侯變化)。原因:由于季節變化(水熱條件變化);冬季氣溫低,降水不足,生物生產量小,食物不足。
(2)掌握觀賞時機;以情觀景(領略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3.(2011·新課標文綜T42)讀下圖,分析圖示地區發展自駕車旅游的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課標版)下圖顯示青藏鐵路從拉薩向北上坡段某處的景觀。其中T是為保護鐵路而建的工程設施。據此完成12~l4題。
12.據圖文信息可以推斷
A.該段鐵路沿等高線布線 B.該段河流冬季結冰
C.鐵路沿P箭頭指示向拉薩延伸 D.P箭頭指示北方
13.M、N間的堆積物來源于
A.坡 B.河流 C.溝 D.原地
14.T設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對鐵路的危害 B.防御溝部位洪水及泥沙對鐵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對鐵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動物穿越鐵路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基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律,是學習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圖可表示某些地理現象的發生與變化,讀圖回答1—3題。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
1.如果該圖為地殼物質循環模式,MN為軟流層,①為巖漿活動,③為變質作用,則:( )
A.甲為巖漿巖 B.乙為沉積巖
C.丁為變質巖 D.④為沉積作用
2.如果該圖為熱力環流模式,MN為下墊面,則:( )
A.甲處氣壓低于丁處 B.甲處比丁處氣溫低
C.甲處氣壓低于乙處 D.甲處天氣晴朗
3.如果該圖為海陸間水循環模式,MN為下墊面,則:( )
A.甲處代表陸地
B.環節②代表水汽輸送
C.環節④參與地表淡水資源的補給
D.人類活動對環節③的影響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