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課標版)下圖顯示青藏鐵路從拉薩向北上坡段某處的景觀。其中T是為保護鐵路而建的工程設施。據此完成12~l4題。
12.據圖文信息可以推斷
A.該段鐵路沿等高線布線 B.該段河流冬季結冰
C.鐵路沿P箭頭指示向拉薩延伸 D.P箭頭指示北方
13.M、N間的堆積物來源于
A.坡 B.河流 C.溝 D.原地
14.T設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對鐵路的危害 B.防御溝部位洪水及泥沙對鐵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對鐵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動物穿越鐵路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四川災區卷,文綜,39-(3)(4))
閱讀分析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黃河源出巴顏喀拉山,于山東墾利縣境入海。其干流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平方千米。黃河養育著中華民族,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黃河是中國歷史上決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入海,河道無所約束,漫流改徙無定,時常多股河道并存。戰國時期,黃河下游兩岸筑堤,河道逐漸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河水濁重,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漢文帝時黃河下游出現大規模決口。東漢初年,王景治河,隨地勢高低,截彎取直,修筑堤防,開辟了一條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黃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轉牧,水土流失相對減緩。至唐末,800年間黃河下游河道相對穩定。
北宋初年,隨著黃河下游河道逐漸淤高,出現懸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東京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開河堤。黃河決口,東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間,黃河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奪淮入海,多次決口、改道,改變了黃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黃淮平原,洪水吞沒大片土地,奪去千百萬人的生命和財產。洪水過后形成的許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農田、房屋,淤沒城市,淤塞運河,阻塞交通。明清時期,黃淮平原“農業生產日趨衰落,成為全國貧困地區之一”。
——摘編自鄒逸磷《中國歷史地理概論》
(1)據《河防一覽》記載,黃河平時“沙居其六”,伏汛時“水居其二”,試說明原因。
(2)自開封以下的黃河河段向東北流入渤海,與南下奪淮入海相比會新增一種水患。指出該水患的名稱并說明其發生的季節與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36)
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
(2)說明G 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36)
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
(2)說明G 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