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鹽堿地的治理,人們概括為這樣一句話:“有排無灌,不能抗旱,有灌無排,鹽堿成災;有灌有排,糧食就來。”這說明
[ ]
A.鹽分與水分關系密切,只有土地干燥期,鹽堿才少
B.雨季土壤表層脫鹽,說明只有大水漫灌才能淋洗土壤中鹽分
C.鹽堿地的治理應以治水為中心,完善排灌系統,科學地調控水鹽運動
D.為了降低鹽分濃度,雨季鹽堿地不宜排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某中學地理活動小組進行一次地理實驗活動。其過程是將黃土裝入木框內,在M側種上苔蘚和雜草,N側裸露。培植兩周左右,讓植物成活。用磚頭或小凳子將木框架起來使之呈斜坡狀,在木框兩個開口處的下方擺兩個臉盆,再把帶小孔的塑料飲料瓶裝滿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轉動塑料飲料瓶,讓水流瀉干凈。讀圖13并回答下面試題 。
10.關于該實驗,正確的是
A.M側的臉盆里水多、水位變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B.N側的臉盆里水少、水位變化慢且沒有沙土
C. 該實驗主要模擬水循環的大氣降水環節
D.該實驗主要驗證植被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11.受實驗所驗證的地理原理啟示,可用于下列地區的國土整治
A.西北地區的荒漠化的防治
B.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C.黃淮海平原的低洼地的治理
D.黃淮海平原的鹽堿地的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圖中甲地區、丙地區共同面臨的突出的生態問題是 。
兩地區相比,該問題在丙地區造成的損失更大,請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2)丙地區國土整治面臨的主要課題是 (選擇填空)。
A.低濕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鹽堿地的治理
(3)右圖中①②兩種農業發展模式,分別適合于左圖中的甲、乙、丙哪個地區?
①模式適合 地區;②模式適合 地區。
(4)按世界農業生產地域分類,下圖中①②這兩種農業均屬 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