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青海湖湖濱地帶分布有廣泛風沙堆積(下圖)。青海湖區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幾條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積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東平原。青海湖區盛行風向主要為西北風,夏季能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青海湖岸地區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節坡向可發生明顯改變。近年來,近青海湖周邊地區土地沙漠化問題日趨嚴重,已經嚴重威脅到湖區周邊生態安全。
(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東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分析該地區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節坡向發生明顯改變的原因。
(3)分析青海湖周邊地區土地沙漠化的人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全年盛行西北風;風沙向東移動堆積(沉積)。東岸湖灘的沙丘受到東岸高山阻擋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東測廣泛的風沙堆積。西岸湖灘的沙子,在風力作用下,多會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
(2)冬季西北風強勁,夏季東南風沿河谷侵入,風力增強使沙丘坡向改變。
(3)原因: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植被破壞;工程建設、修路。措施:工程固沙或建設立式沙障;生物措施(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還草等)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形成和分布等相關知識。
(1)本題主要考查沙丘分布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區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幾條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積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東平原。而由于該地全年盛行西北風,河口三角洲沉積物,會隨著西北風的作用,不斷向東推移,并沉積,同時,由于東岸分布有日月山,因此當從西側吹來的風沙,受到山脈的阻擋作用,從而導致沙粒停落,進而造成湖岸東測廣泛的風沙堆積。而西岸湖灘的沙子,在風力作用下,多會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因此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東部。
(2)由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區盛行風向主要為西北風,同時,夏季能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因此,冬季西北風強勁時,新月形沙丘向東南移動;夏季東南風沿河谷侵入,受“狹管效應”的影響,風力增強,從而使新月形沙丘項西北推動,從而導致沙丘的坡向隨著季節發生改變。
(3)本題主要考查區域荒漠化的成因以及措施。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區,屬于高寒氣候,由于過渡放牧、過度開墾、再加上工程建設、修路,從而導致地表植被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荒漠化不斷加劇。措施,可以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工程措施可以采用固沙或建設立式沙障等措施;生物措施可以采用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還草等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數據中心由規模龐大的存儲服務器和通信設備組成,用于在線存儲企業的海量數據,其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電力來散熱降溫。冰島雷克雅未克附近已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實現“零碳排放”的大型數據中心,收錄了眾多國際大公司的數據。下圖為冰島簡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數據中心實現“零碳排放”的主要影響因素可能是
A. 能源利用效率 B. 環境保護意識
C. 產業發展規模 D. 能源消費結構
【2】我國貴州省也成為國內外眾多企業數據中心的集聚地。與冰島相比,貴州建設數據中心的優勢條件是
A. 海拔較高,氣溫較低 B. 空氣清潔,環境優美
C. 地質條件好,安全性高 D. 降水較多,空氣濕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不同水體之間相互轉化關系示意圖。
【1】在下列月份中,箭頭a代表的補給主要發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月
【2】甲代表的水體類型是
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
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區進行大規模退耕還湖,可導致
A. 豐水期a變小,枯水期b變大 B. 豐水期a變小,枯水期b變小
C. 豐水期a變大,枯水期b變小 D. 豐水期a變大,枯水期b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隨著甘肅省石油資源趨于枯竭,甘肅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設千萬千瓦級風力發電基地,打造“陸上三峽”,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該地區轉型的支柱產業。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陸上三峽”的主戰場城市最可能是
A. 玉門 B. 酒泉 C. 武威 D. 蘭州
【2】風力發電基地的建設對當地經濟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A. 完善基礎建設,加快旅游業發展 B. 優化能源結構,減少高能耗工業
C. 發展新型產業,培育經濟增長點 D. 改善當地環境,促進農作物生長
【3】當前該地區風能開發利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 利用技術不成熟 B. 產業轉型起步晚
C. 生態環境限制大 D. 遠離消費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上圖表示熱力環流形勢,則a地與b地的氣壓(P)和氣溫(T)的大小關系是( )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
【2】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理論上,c、d兩地間的穩定水平氣流方向(風向)為( )
A.南風 B.東北風 C.東風 D.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pH代表溶液的酸堿度,pH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pH小于7時溶液呈酸性。海水pH會受到干潔大氣成分變化的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的數量受海水垂直運動的影響。下圖為1990-2010年西太平洋某海域pH變化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所示1990-2010年pH變化說明海水
A. 富營養化 B. 鹽度增加 C. 酸度增加 D. 跳躍式變化
【2】pH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洋吸收火山灰增加 B. 海洋吸收沙塵增加 C. 海洋吸收O3過多 D. 海洋吸收過多CO2
【3】全球變暖,導致海水表層的溫度升高,上下層海水的交流減弱,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 寒流消失 B. 季風消失 C. 浮游生物減少 D. 海嘯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晝夜長短狀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甲、乙、丙、丁四地中
A. 甲、乙兩地緯度相同 B. 丙地自轉角速度最大
C. 丁地自轉線速度最大 D. 丁地一定位于極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西南部克拉拉邦有一狹長平緩地帶,位于阿拉伯海與西高止山之間。這里大多數時間河流流速平緩。在某些時段,海水漫過海堤向河流傾瀉,待到河水暴漲,又會逼退海水,形成咸海水和河湖水系交匯的“回水區”。下圖為克拉拉邦局部地區簡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監測該地區“回水區”面積變化最主要的技術是
A. GPS、 RS B. RS、GIS C. GIS、 GPS D. RS、數字地球
【2】該地區“回水區”面積最大的季節及回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洋流、西南風 B. 冬季洋流、東北風
C. 夏季地形、西南風 D. 冬季地形、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屬國家級貧困縣,該縣的朗德鎮旅游資源豐富,2015年成為國家精準旅游扶貧對象,通過精準旅游扶貧開發,旅游業成為了該鎮的支柱產業。2018年,某地理興趣小組對朗德鎮就精準旅游扶貧開發的各項措施進行了走訪調查,下圖示意朗德鎮部分人口對精準旅游扶貧開發措施的期望值與滿意度。
說明朗德鎮精準旅游扶貧模式對其他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