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晝夜長短狀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甲、乙、丙、丁四地中
A. 甲、乙兩地緯度相同 B. 丙地自轉角速度最大
C. 丁地自轉線速度最大 D. 丁地一定位于極點
【答案】
【1】D
【2】A
【解析】
【1】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大于12小時,丁地晝長24小時,丁位于北半球,D正確;甲地夜長18小時,晝長6小時,乙晝長6小時,兩地都位于南半球;丙地夜長12小時,晝長12小時,晝夜平分,丙地位于赤道。
【2】同一緯線上晝夜長短相同,甲、乙晝長都是6小時,甲、乙兩地緯度相同,A正確;除南北極點外,各地自轉角速度相同;丙晝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轉線速度度最大,丁地出現極晝,緯度最高,自轉線速度最小;丁地位于北極圈及其以北,不一定位于極點。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二分日全球晝夜平分;太陽直射點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夏(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南)回歸線,北(南)半球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極圈內出現極晝。太陽直射點向北(南)移動,北(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黑子與溫帶喬木年輪相關性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年輪寬度與太陽黑子相對數之間的關系是( )
A. 正相關 B. 負相關 C. 成反比 D. 沒有相關性
【2】此圖所反映的問題是( )
A. 太陽活動發射的電磁波能擾動地球的電離層
B. 太陽活動能影響地球氣候
C. 太陽活動時,拋出的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D. 太陽活動時,太陽風使兩極地區出現極光,并影響中高緯度地區樹木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紅河河梯級開發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1】下列關于紅水河水水文水系敘述正確的是
A. 紅水河自東南流向西北 B. 峽谷多,落差大
C. 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 D. 流量大,航運價值大
【2】【2】龍灘水電站建設的有利區位條件是
①降水量豐富,河流流量大 ②距長三角近,城市眾多,生產生活電力需求量大③地勢平坦,利于施工④水電站距離工礦區近,電力需求量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3】【3】紅水河梯級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A. 改變了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B. 因地制宜,促進經濟發展
C. 大力發展微電子工業,改善生態環境 D. 加劇了海水對珠江口海岸的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對衛星發射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四個衛星發射基地中,線速度最大的是( )
A.酒泉(約40N)B.太原(約38N)C.西昌(約28N)D.文昌(約19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觀測,喜馬拉雅山目前仍在以一定的速度抬升,其原因是( )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相互碰撞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互碰撞D.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相互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2月22日我國首顆碳衛星發射升空。這提升了我國對重點地區乃至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監測能力。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高處不勝寒”直接相關的環節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會導致
A. 大氣吸收①輻射減少
B. 地面吸收②輻射增多
C. 大氣吸收③輻射增多
D. 地面吸收④輻射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海湖曾經通過倒淌河與黃河水系相通,后來逐漸演變為咸水湖,青海湖流域風力夏季最小,表層水溫平均為16℃,底層水溫平均為9.5℃;秋季風力開始逐漸增大,水溫分層現象逐漸消失。下圖示意青海湖周邊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變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青海湖流域降水量急劇減少
B.冰川消退,入湖徑流減少
C.外泄河道被阻斷,變成內流湖
D.土壤鹽堿化加劇,入湖鹽類物質增多
(2)秋季,.青海湖表層與底層水溫差異變小的原因可能是( )
A.湖水上下擾動加劇
B.表層水體降溫較慢
C.底層水體升溫較快
D.陽光透射深度增大
(3)冬季,青海湖水體的特點是( )
A.水溫表層低于底層
B.湖水面積一年中最大
C.湖面中部比湖岸結冰早
D.湖水鹽度一年中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2015年兩個不同日期我國甲、乙兩城市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觀測數據表。據此完成以下問題。
10月22日 | M日 | |||
晝長 | 正午太陽高度 | 晝長 | 正午太陽高度 | |
甲 | 11小時13分鐘 | 47°14′ | 13小時55分鐘 | 78°28′ |
乙 | 11小時30分鐘 | 56°16′ | 13小時20分鐘 | 87°30′ |
(1)甲城市與乙城市的緯度差約為( )
A.7°
B.8°
C.9°
D.10°
(2)M日最可能為( )
A.1月22日
B.2月22日
C.4月22日
D.6月22日
(3)天文輻射是指到達地球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主要取決于日地距離、太陽高度和白晝長度。下列選項中,天文輻射最少的是( )
A.10月22日的甲城市
B.M日的甲城市
C.10月22日的乙城市
D.M日的乙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