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地形與污染物的擴散無關 | B. | 含污染物質的降水會腐蝕建筑物 | ||
C. | 河流流量季節變化不明顯 | D. | 電廠與極值位置距離小于20千米 |
分析 二氧化硫是最常見、最簡單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于水中,會形成亞硫酸.若把亞硫酸進一步在PM2.5存在的條件下氧化,便會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解答 解:A、我們讀a圖知道污染物的濃度分布呈條帶狀,再參照b圖上標明的監測點,發現山后面的污染物含量相對少,所以地形對污染物的擴散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
B、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是我國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所以會形成硫酸型酸雨腐蝕建筑物,故正確.
C、這里是珠江三角洲,屬于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率大,所以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故不符合題意.
D、對照a圖縱坐標電廠大約在48千米附近,極值接近80千米,遠遠大于20千米,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本題以深圳市某發電廠某時地面SO2濃度等值線圖和等高線地形圖為背景,考查了污染物的特點,考核了學生知識遷移、讀圖分析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盆地地形,不易散熱 | B. | 沙漠地表,增溫較快 | ||
C. | 副高控制,氣流下沉增溫 | D. | 氣候干燥,太陽輻射強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增大,導致荒漠化加劇 | |
B. | 氣候干旱,地表水豐富,河流發育良好 | |
C. | 大風日數多,地表沙質沉積物多,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 |
D. | 這里的高山地區冰川作用顯著,加上圖中河流的作用強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 |
B. |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地加大 | |
C. | 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可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 | |
D. | 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90°E,60°S) | B. | (90°W,23°26′N) | C. | (30°W,60°N) | D. | (90°E,23°26′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