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的發展對城市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靠帆船、馬車運輸的時代,城市多在河流、大道的匯合處
B.隨公路、鐵路運輸的發展,在公路、鐵路樞紐及沿線出現了一些城市
C.揚州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是我國商業貿易繁榮的城市
D.海上運輸發展,京滬鐵路建設使揚州發展更迅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1·青島模擬)讀“某城市用地變化示意圖”,回答3~4題。
3.關于交通條件對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①城市空間形態沿交通干線擴展,這些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谝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不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 ③交通線的發展對城市形態沒有什么影響 ④交通線的衰落會影響城市空間形態的演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早期沿運河發展的城市,歷史上商業貿易很繁榮,但后來發展速度明顯變慢,其原因是( )
A.礦產資源日趨枯竭 B.商人大量外遷
C.長江水運和鐵路運輸的出現 D.人口增長速度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城市用地變化示意圖”,完成3~4題。
3.關于交通條件對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①城市空間形態沿交通干線擴展,這些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 ②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不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劢煌ň的發展對城市形態沒有什么影響、芙煌ň的衰落會影響城市空間形態的演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早期沿運河發展的城市,歷史上商業貿易很繁榮,但后來發展速度明顯變慢,其原因是( )
A.礦產資源日趨枯竭 B.商人大量外遷
C.海運和鐵路運輸的出現 D.人口增長速度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湖北省黃岡中學高三5月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36分)讀下面明清時期和2002年武漢的城市形態示意圖及相關信息,完成下面各題。
(1)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得益的主要區位因素是什么?簡要說明鐵路、公路等現代交通的發展對武漢城市形態的變化有何影響。(8分)
(2)漢陽,漢水之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明初時期漢江改道,改道前,漢江應位于漢陽城的北部還是南部?描述改道時漢口所在地的地理環境?(10分)
(3)城市聚落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場所,要創建宜居城市環境,洪澇、酷暑是武漢面臨的不利自然條件,分別分析這些不利條件形成的原因。(12分)
(4)漢江、長江在武漢市區交匯,且市區郊區湖泊眾多,簡要分析這些河湖濕地對武漢宜居城市的影響。(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交通的發展對城市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靠帆船、馬車運輸的時代,城市多在河流、大道的匯合處
B.隨公路、鐵路運輸的發展,在公路、鐵路樞紐及沿線出現了一些城市
C.揚州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是我國商業貿易繁榮的城市
D.海上運輸發展,京滬鐵路建設使揚州發展更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