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我國以前由于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比較落后,沒有對排水管道根據水的來源進行分設,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條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水系統。隨著城市的發展,合流制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處理污水、利用雨水,開始實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條水管道的排水方式,就叫雨污分流,下圖為雨污分流示意圖。
結合圖說明實施雨污分流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約塞米蒂國家公園(下圖)紅杉樹密布,6一9月易發生天然火災。近幾十年來,該公園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開發者曾經在公園的多棵巨型紅杉樹中央挖掘樹洞,供汽車通過,稱為“時光隧道”。吸引了大量游客。近年來,該公園通過服務網站推薦國內各類景點,同時提供各景點的開放信息天氣狀況和交通情況等。
(1)分析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火災易出現在6~9月的原因。
(2)說明建設“時光隧道“對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不利影響。
(3)說明服務網站對約塞米蒂國家公園旅游發展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島國四大島植被分布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常綠林、落葉闊葉林、混交林、針葉林。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維度最高的島嶼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造成丙島嶼自然帶相對豐富的主要因素是
A. 維度、海陸 B. 維度、地形 C. 海陸、土壤 D. 土壤、地形
【3】下列圖中各島植被分布規律的正確敘述是
A. 植被分界線由背風坡向迎風坡傾斜 B. 同時體現了水平地帶性及垂直地帶性
C. 海拔越高,針葉林面積所占比例越大 D. 海拔2000米以上,無闊葉樹種出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菁蓉鎮距離成都市中心約30千米,曾經是傳統產業工人的宿舍園區,隨著產業布局的調整,有100多萬平方米的宿舍樓和配套設施閑置。2015年年初,成都市啟動“創業天府”計劃,吸引當地創業者前來安營扎寨。截至目前,該鎮聚集了近900個創業項目的萬余名創客,一座充滿生機活力的創客小鎮初具雛形。結合菁蓉鎮地理位置圖。
完成下列各題。
【1】菁蓉鎮曾經的產業類型為( )
A. 資源密集型 B. 勞動力密集型 C. 資金密集型 D. 原料密集型
【2】菁蓉鎮轉變為創客小鎮主要依托于( )
A. 地理位置 B. 高等院校 C. 產業基礎 D. 便利交通
【3】2015年初,成都市“創業天府”計劃中,最有利于啟動創客創業的舉措是( )
A. 建立高等院校 B. 美化當地環境
C. 建立創新機制 D. 引進海外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白蘭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國后,由“蜜露”改名“白蘭”,現在已成為甘肅特產,在蘭州及河西走廊廣泛種植,又稱“蘭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譽。蘭州為顯著提高白蘭瓜的產量、質量在原有土地上增鋪砂礫層(如下圖)。
材料二 蘭州是我國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等四大工業為主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2013年蘭州市啟動了主城區企業“出城入園”搬遷改造方案,計劃利用5年時間,有序推進主城區工業企業向蘭州新區及遠郊縣區產業園區搬遷改造,以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城市布局更為合理。下圖示意蘭州“出城入園”路線(箭頭粗細表示遷移企業的多少與規模)。
材料三 蘭州新區的建設目標是打造“生態綠城、多湖水城、產業強城、現代新城”,按照《蘭州新區水資源供求規劃(2011-2030)》,新區將規劃建設4個湖濱區,11個單體湖,水體總面積4 603畝。
(1)說明砂礫層對白蘭瓜生長自然條件的改善作用。
(2)歸納蘭州市“出城入園”搬遷企業所具有的共同特點。
(3)分析大型企業“入園”對企業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4)對于將蘭州新區打造為“千湖之城”,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日全食是科學家觀測日冕的絕佳機會,但這樣的時機過于短暫稀少。中國科學家最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觀測模式,將望遠鏡發射到太空,太陽、地球、望遠鏡三者一線相對位置保持不變,且地球能恰好完全遮擋太陽。
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地球上的現象可能與日冕層太陽活動有關的是
①無線電長波通信信號減弱
②到美國的游客看到了極光現象
③光纖寬帶信號不穩定
④衛星通信信號受干擾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有關太陽、地球、望遠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太陽輻射能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B. 太陽輻射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類直接利用發電
C. 太陽輻射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主要的直接和間接能量來源
D. 該望遠鏡可提前獲知太陽風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位于中西非地區的加蓬,地形復雜,高原山地面積廣,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素有“綠金之國”和“木材之國”的美譽。在加蓬漂浮上岸、留在沙灘上的大木頭比比皆是,沿海開發區,木材加工廠、家具廠一家連一家。
材料二 加蓬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三 加蓬從2010年開始禁止原木出口,并制定了長期出口木制成品和半成品的目標。
(1)試推測加蓬原木及木制品的主要運輸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2)試分析加蓬調整原木出口政策的原因。
(3)從自然因素考慮,在讓蒂爾港建木材加工廠有哪些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7年冬季拍攝的我國東部地區某城市路邊綠化帶照片。綠化帶內栽種了常綠灌木,入冬前園藝工人對灌木澆透水,并用無紡布從外圍圍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綠化帶入冬前要澆透水,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夜晚溫度,防止灌木凍害 B. 降低夜晚溫度,消減越冬害蟲
C. 降低白晝溫度,減緩灌木生長 D. 降低白晝溫度,消除內部雜草
【2】照片中的常綠灌木作為綠化樹種在我國很多城市都有栽種,但在青藏高原卻很少露天栽種,制約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熱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3】城市中的這種綠化帶往往修剪整齊,其原因是( )
A. 發揮最高生態效益 B. 防止長勢過快、耗肥嚴重
C. 行政管理過于嚴格 D. 使城市景觀更美觀、整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14日《京華時報》消息,中糧開賣“沙漠小米”推進荒漠化治理。專家介紹,相對于玉米、小麥等當地傳統作物,平均每畝沙漠小米可節約400立方米水。通過種植沙漠小米,可為當地節約大量的綠洲地下水,延緩沙漠蔓延。下圖為我國某地區荒漠化形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所處的綠洲地區自從推廣種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這間接說明該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 過度樵采 B. 水資源利用不當 C. 過度開墾 D. 過度放牧
【2】乙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土地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 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