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白蘭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國后,由“蜜露”改名“白蘭”,現在已成為甘肅特產,在蘭州及河西走廊廣泛種植,又稱“蘭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譽。蘭州為顯著提高白蘭瓜的產量、質量在原有土地上增鋪砂礫層(如下圖)。
材料二 蘭州是我國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等四大工業為主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2013年蘭州市啟動了主城區企業“出城入園”搬遷改造方案,計劃利用5年時間,有序推進主城區工業企業向蘭州新區及遠郊縣區產業園區搬遷改造,以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城市布局更為合理。下圖示意蘭州“出城入園”路線(箭頭粗細表示遷移企業的多少與規模)。
材料三 蘭州新區的建設目標是打造“生態綠城、多湖水城、產業強城、現代新城”,按照《蘭州新區水資源供求規劃(2011-2030)》,新區將規劃建設4個湖濱區,11個單體湖,水體總面積4 603畝。
(1)說明砂礫層對白蘭瓜生長自然條件的改善作用。
(2)歸納蘭州市“出城入園”搬遷企業所具有的共同特點。
(3)分析大型企業“入園”對企業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4)對于將蘭州新區打造為“千湖之城”,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答案】(1)砂礫層減少了水分的蒸發;白天增溫快,夜晚冷卻快,增大了日溫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積累;可以有效減少(風沙等造成的)土壤養分流失。
(2)企業規模大,占用土地多;運輸量大、產量高,排放廢棄物多;廠房設備陳舊,急需改造升級。
(3)企業“出城入園”集聚于蘭州新區及遠郊縣區產業園區,可以共享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利于相關企業之間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集中處理廢棄物,提高經濟效益;利于開展分工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企業搬遷利于促進設備更新,快速實現改造升級、提質增效,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4)支持:眾多湖泊可以調節局地氣候,使當地氣候相對趨于濕潤;美化環境,提升新區形象;便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反對:地表水匱乏,(“引大入秦”水量有限,)水資源緊缺;蘭州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蒸發旺盛,加之下滲,眾多湖泊會使有限的淡水資源損失嚴重;“千湖”使地下水位上移,地表鹽堿化加劇,對農業造成不利影響。
【解析】
本題組考查了學生的區域認知力,基礎知識設計到農業區位條件的改造,工業特點,工業集聚,濕地的生態環境效益,水資源的過度利用等,較為綜合,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應用能力。
(1)砂礫層在覆蓋在土壤的表面,可以減少太陽直接照射土壤,有利于減少水分的蒸發。本地區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是其特點,而砂礫層由于比熱容較小更加劇了溫差,因此砂礫層使得白天增溫快,夜間冷卻快,利于瓜果糖分的積累;同時砂礫層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有效減少(風沙等造成的)土壤養分流失。(2)蘭州市“出城入園”搬遷企業所具有的共同特點主要結合材料以及蘭州市的主要工業部門的特點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蘭州是我國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等四大工業為主體,所以這些企業一般具有占地面積大,運輸量大,廢棄物多,對環境影響大,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設備陳舊,急需改造。(3)大型企業“人園”對企業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從工業集聚的角度進行分析。從基礎設施角度考慮,企業“出城入園”集聚于蘭州新區及遠郊縣區產業園區,可以共享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從廢棄物的處理看,利于相關企業之間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集中處理廢棄物,提高經濟效益;從資源利用率看,利于開展分工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市場競爭力看,企業搬遷利于促進設備更新,快速實現改造升級提質增效,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4)該類型試題一般需要選擇一個較好好回答的角度分析答題。支持理由:眾多湖泊可以調節局地氣候,使當地氣候相對濕潤;美化環境,提升新區形象;也有利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反對原因:當地氣候干旱,地表水匱乏,水資源緊張;蘭州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蒸發旺盛,加之下滲,眾多湖泊會使有限的淡水資源損失嚴重;眾多湖泊使地下水位升高,地表鹽堿化加劇,不利于農業生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魯爾區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地域,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進行調整工業結構和布局。下圖為魯爾工業區位置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魯爾區的鋼鐵工業發展得益于其擁有豐富的
A. 煤炭資源B. 鐵礦資源C. 水資源D. 石油資源
【2】20世紀60年代該區域興起的工業部門有
①電子工業 ②石油加工 ③化學工業 ④服務業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3】綜合整治后,甲地鋼鐵工業搬遷至乙地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 水資源B. 燃料C. 水運D. 地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京津冀地區的十月份本應秋高氣爽,但2018年10月該地區卻出現了多次重度霧霾天氣。讀大氣熱量交換過程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秋高氣爽”的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其原因是
A. A增強C減弱B. A增強D增強C. B減弱C增強D. B增強D減弱
【2】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
A. AB. BC. CD. D
【3】發生霧霾現象時,大氣能見度變差的原因與下列有關的是
A. A減弱B. B減弱
C. C減弱D. D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大陸西岸西風風速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受中緯西風影響明顯的大陸西岸地區( )
A. 氣候雨熱同期
B. 降水季節變化均較明顯
C. 河流有結冰期
D. 風能資源較為豐富
【2】下列有關南北半球中緯西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南半球中緯度海面寬廣,陸地面積小,風力較大
B. 北半球中緯度海面狹窄,狹管效應明顯,風力較大
C. 隨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南半球冬季影響區域南移
D. 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北半球冬夏季節最大風速變化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 X均為濱海城市,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等溫線會發生彎曲。若該圖是地球公轉到遠日點時的等溫線分布圖,則 X 地的氣候類型為( )
A. 溫帶季風氣候B. 溫帶海洋性氣候C. 亞熱帶季風氣候D. 地中海氣候
【2】若該圖出現在我國科考隊正赴南極考察的時間,X瀕臨世界第一大洋,則X 地的氣候為( )
A. 高溫多雨B. 寒冷干燥C. 低溫少雨D. 炎熱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因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導致在地球上出現了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獨特的氣候區域,如在下右圖中大約10°N~20°N大陸西部地區以及20°N~30°N大陸中西部地區均這一情況,就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氣環流控制地區內的不同地點,大氣環流影響的強弱和控制時間的長短也存在差異。下圖示意分別示意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下左圖)和歐洲、非洲局部某時刻氣壓場分布(下右圖)。
(1)若此刻氣壓形勢在這一季節屬于常態,請判斷此刻北半球所處的季節是夏季還是冬季,并說明判斷理由。
(2)請判斷M地此刻最可能的風向; N、P兩地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推測兩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試分析原因。
(3)請根據圖文材料,推測除文字材料中所述兩個地區外圖中(用緯度說明區域)理論上還可能出現因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區,描述氣候特征并加以具體成因說明。(只需舉一例進行說明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圖為世界著名海峽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問題。
甲圖:乙圖:
(1)甲圖是_________海峽,其東端有世界著名海港________;乙圖是________海峽。
(2)________圖所示海峽往往風浪較小,因為該海峽位于________(氣壓帶風帶全稱);________圖所示海峽往往風大浪高,因為該海峽位于________(氣壓帶風帶全稱)。
(3)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甲圖所示海峽沿岸國家都屬于________國家;乙圖所示海峽沿岸國家均屬_______國家。
(4)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原油進口量逐年增長,目前已超過年消費量的1/3,為了保障我國的石油供應,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多選)
A.拓展石油進口渠道,分散風險 B.加強國際合作,保障海峽安全通航
C.加大國內油田的勘探和開發 D.節約能源,降低能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1月平均氣溫10~22 ℃范圍示意圖,右圖為某地年內各月氣溫變化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1】世界1月平均氣溫10~22 ℃范圍在南半球大陸西岸海域明顯變寬,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響 B. 受暖流影響
C. 受寒流影響 D. 受陸地影響
【2】【2】甲、乙、丙、丁四地中,氣溫和降水特征與圖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共享單車在所投放的城市中掀起了市民騎行熱潮。下圖反映了某品牌共享單車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一天中不同時段的用戶使用量。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說明三座城市
A. 相同時段的單車使用量完全一致 B. 午夜12點共享單車使用率最低
C. 共享單車的使用時段具有規律性 D. 共享單車的投放區應隨機選擇
【2】最可能在甲時段發生的共享單車流動方向是
①中心商務區——地鐵站 ②地鐵站——中心商務區③住宅區——地鐵站 ④地鐵站——住宅區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在大、中城市里普及共享單車的積極影響有
①增加出行成本 ②方便市民出行 ③減少環境污染 ④緩解交通擁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