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過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若圖中字母和數字序號①~⑥共同構成了巖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則表示沉積巖的是
A.a B.b C.c D.d
【2】若圖中的字母和數字序號①~④共同構成了海陸間的水循環過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則塑造地表形態最明顯的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I didn’t say I like it. ________I was very much against it.
A. At the same time B. Rather than
C. On the whole D. On the contrar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過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相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A、B、C都處于靜止狀態。則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為零
C.不論B、C間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對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與B、C的總重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等溫線圖中,A空白部分為陸地,B陰影部分為海洋。回答下列各題。
【1】判斷圖中所表示的半球和季節是
A.南半球 春季 B.北半球 夏季
C.南半球 秋季 D.北半球 冬季
【2】此季節,可能發生的地理現象是
A.華北平原正值小麥收割期 B.東北平原正值小麥播種期
C.澳大利亞正值小麥收割期 D.俄羅斯正值小麥播種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線圖,等高距為 20米,AB為空中索道。回答下列各題。
【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 西北 B. 東南 C. 正北 D. 正南
【2】上圖中有一瀑布,瀑布和選擇觀賞的位置分別是 ( )
A. 甲和乙 B. 丙和丁 C. 丙和甲 D. 乙和丁
【3】上圖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為( )
A. 60米 B. 50米 C. 40米 D. 2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_______Wuhu with Shanghai, to be frank,and you’ll find it’s more convenient to live in the former.
A. To compare B. Comparing
C. Compare D. Compar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某河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
A. 中游落差小 B. 海水頂托作用
C. 河流含沙量大 D. 入海口潮差小
【2】
A. 地殼運動 B. 風化作用 C. 侵蝕作用 D. 堆積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Meyer and his team were the first _______ how the disease spreads from
animals to humans.
A. showing B. show
C. to show D. show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考前模擬(二))
如圖所示,一個輕彈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在A點,右端與一質量為m1=1kg的物塊P接觸,但不拴接。AB是水平軌道,B端與半徑R=0.8m的豎直光滑半圓軌道BCD底部相切,D是半圓軌道的最高點。另一質量為m2=1kg的物塊Q靜止于B點。用外力緩慢向左推動物塊P,將彈簧壓縮(彈簧處于彈性限度內),使物塊P靜止于距B端L=2m處。現撤去外力,物塊P被彈簧彈出后與物塊Q發生正碰,碰撞前物塊P已經與彈簧分開,且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后兩物塊粘到一起,并恰好能沿半圓軌道運動到D點。物塊P與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物塊P、Q均可視為質點(g=10m/s2)。求:
(1)與物塊Q發生碰撞前瞬間物塊P的速度大小;
(2)釋放物塊P時,彈簧的彈性勢能E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