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我國四個地區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圖”.回答第問題。
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區依次是( )
A.蘇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東北地區
B.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
C.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
D.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出現的模式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措施是( )
A.城市建設速度過快_嚴格控制中小城市的發展
B.城市建設相對落后_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C.城市建設速度過快_促進城市人口向農村轉移
D.城市建設相對落后_加快發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1.C
2.A
3.B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城市化。
1.結合中國各區域發展特征,對應模式①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對外開放政策,利用優惠條件吸引外資,促使其發展,可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模式②是小商品經營的個體私營企業,推知是浙江溫州地區;模式③是大城市的擴散發展鄉鎮企業,為江蘇的南部,即蘇南地區;模式④是由于資源的開發,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發展促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為東北地區。
2.改革開發以來的我國東南沿海的城市化模式包括以①②③三個地區。
3.珠三角的城市化過程中,由于城市化速度快,而基礎設施建設緩慢,故出現了城市建設相對落后的局面,則需要完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大中小城市合理發展的城市化模式。故選B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圖5“某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比較圖”,完成下面試題。
有關該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化與城市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B.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C.屬于發展國家
D.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第三產業
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產業部門是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技術密集型產業 ④現代服務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圖 “某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比較圖”,完成下列各題。
有關該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化與城市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B.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C.屬于發展中國家
D.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第三產業
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產業部門是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技術密集型產業 ④現代服務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甘肅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某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圖,回答問題。
1.有關該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工業化與城市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B.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C.該國屬于發展中國家
D.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第三產業
2.第三階段促使該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部門是 ( )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技術密集型產業 ④現代服務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甘肅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該圖是我國四個地區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區依次是( )
A.蘇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東北地區
B.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
C.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
D.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該圖是“某省城市分布圖”。讀圖回答26~28題。
1.該省北部地區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①山區地形復雜,交通不便
②礦產資源短缺,能源匱乏
③生態脆弱,環境承載力低
④少數民族聚居,開發較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該省經濟發達地區產業結構的主要特征是( )
①以旅游業為主
②以輕工業為主
③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
④以金融、服務業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下列四個選項中,能正確反映該省主要區域城市化模式的是( )
A. 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
B. 小商品經營個體私營企業工業化
城市化
C. 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
D. 沿邊開放邊貿發展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