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人口機械增長率是指某地某時段內遷入與遷出人口數的差值與總人口之比。讀我國東部某省(市)2006 - 2014 年人口增長率變動圖。
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期該省(市)人口總數( )
A.持續上升B.持續下降
C.先減后增D.先增后減
【2】推斷圖示時期該省(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鎮交通擁擠B.經濟水平持續下降
C.產業升級和轉移D.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答案】
【1】D
【2】C
【解析】
【1】人口總數的變化受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兩方面因素影響。讀圖可知,該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人口機械增長率始終為正值。根據數值可以計算出2012年人口增長率等于0,2006-2012年,該省人口增長率大于0,總人口增加。2012-2014年人口增長率為負值,總人口減少,所以是先增后減,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讀圖可知,該省自然增長率為負值,機械增長率逐漸降低且大于0,因此凈遷入人口減少,可能是產業結構升級和轉移,該地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內地省份,對勞動力需求的數量減少,導致凈遷入人口減少,C正確。城鎮交通擁擠不是凈遷入人口少的主要原因,A錯誤。我國東部地區省份經濟水平是增長的,B錯誤。沒有資料顯示該省自然災害頻繁發生,D錯誤。故選C。
一個區域人口總數的變化受人口機械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的共同影響,如果兩者之和為正值,人口總數增加,反之減少。導致一個地區人口遷移的原因包括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相對流量是指以最少月流量為1,其它月份與該值的比值。下圖為歐洲四條河流年相對流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流量變化受氣溫影響明顯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①②③④四條河流依次位于
A. 歐洲西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歐洲南部,歐洲東部
B. 歐洲東部、歐洲北部、歐洲西部、阿爾卑斯山區
C. 阿爾卑斯山區、歐洲南部、歐洲西部、歐洲東部
D. 歐洲東部、歐洲西部、歐洲南部、歐洲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隨著我國交通建筑技術的進步,隧道的修建日趨普遍,下圖示意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記錄的學校周邊一隧道內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溫度日變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表示1月隧道內氣溫日變化的曲線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此隧道
A. 15小時太陽輻射量最大B. 內部溫差比外部大
C. 午后內外的溫差最大D. 具有冬暖夏涼特點
【3】該學校最可能位于
A. 黑龍江省B. 山東省C. 陜西省D. 內蒙占自治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沿20N緯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甲地形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勢低緩的唯一原因是地殼運動長期不活躍
B. 氣候的形成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的移動有關
C. 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
D. 所在國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天然橡膠的重要產地
【2】關于乙地形區的地形地勢特征,不正確的是( )
A. 地勢起伏大 B. 地勢南高北低 C. 山河相間 D. 多高山峽谷
【3】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將工廠轉移到乙地區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區( )
A. 礦產資源豐富 B. 資金雄厚 C. 勞動力豐富 D. 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北極俯視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自轉一周360°所需要的時間是______,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_____,除________外 ,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轉線速度與緯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等于0的地點是____________。
(4)此時,下列各地的地方時是:A_________點,B_______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漁光互補”式光伏電站是在水面上架設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水域用于水產養殖,實現“一地兩用”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下列地區中,最適合大范圍建“漁光互補”式光伏電站的是( )
A. 內蒙古高原 B. 黃土高原
C. 長江中下游地區 D. 柴達木盆地
【2】“漁光互補”式光伏電站可能會( )
A. 提升大氣溫度 B. 增強地面輻射
C. 加快浮游植物生長 D. 降低水體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歷史上,圖中河流多次決堤泛濫,威脅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圖中水閘修建在523米寬的河面上,通過控制一個或多個河道之間的閘門可以減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讀該河流河口區域示意圖及圖示區域氣候資料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區域夏季降水量與冬季存在差異的原因是
A. 地處背風坡
B. 寒流流經
C.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 西風偏弱
【2】圖示河流河口水閘泄洪孔關閉時間
A. 春季最長 B. 夏季最長 C. 秋季最長 D. 冬季最長
【3】河口水閘關閉時,會促使水閘以上至城市河段
A. 河流水質下降 B. 泥沙沉積量增加
C. 泥沙沉積量減少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奧里諾科河干流發源于圭亞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繞行于圭亞那高原(如下圖),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達436條。整個流域內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區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達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觀測結果表明,干旱季節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達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奧里諾科河中游平均河寬l-1.5km,下游平均河寬2km左右,水位年變幅12m,河道為均勻剖面,平均坡降約為0.045‰。奧里諾科河年平均輸沙量約3.52億噸,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兩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現在汛期(漲水季節)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現在汛后(退水期間)的干流。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奧里諾科河流域圖。
(1)描述奧里諾科河水文特征。
(2)分析①、③兩地區年降水量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
(3)試解釋奧里諾科河一年中第二次沙峰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條曲線分別代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和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它們對應的曲線分別是( )
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D.①②③④
【2】從圖中能得到的結論是( )
A.發達國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始終高于發達國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數量以發展中國家居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