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歷史上,圖中河流多次決堤泛濫,威脅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圖中水閘修建在523米寬的河面上,通過控制一個或多個河道之間的閘門可以減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讀該河流河口區域示意圖及圖示區域氣候資料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區域夏季降水量與冬季存在差異的原因是
A. 地處背風坡
B. 寒流流經
C.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 西風偏弱
【2】圖示河流河口水閘泄洪孔關閉時間
A. 春季最長 B. 夏季最長 C. 秋季最長 D. 冬季最長
【3】河口水閘關閉時,會促使水閘以上至城市河段
A. 河流水質下降 B. 泥沙沉積量增加
C. 泥沙沉積量減少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
【1】D
【2】B
【3】C
【解析】本題以區域河流和氣候資料為背景,考查區域環境特征,降水多少的成因,水利工程的作用等知識點。
【1】由氣候資料圖可知,該地全年降水均勻、全年溫和且溫差小,應為北半球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分布在40°N-60°N之間大陸西岸地區,附近洋流為暖流,B錯;該氣候常年受西風帶的影響,溫和多雨,C錯;地處背風坡不會導致同一地區冬夏降水差異,A錯;冬季由于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加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風的勢力較夏季強盛,受西風的影響大,降水量大,所以夏季降水量小,與西風偏弱有關,D正確。
【2】由材料可知,水閘主要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說明河水深受海水活動影響大,可知其作用為防止海水入侵;該河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夏季水量小,海水對于河流的影響大,所以夏季多關閉,故選B。
【3】讀圖結合上題分析,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為了防止海水入侵,關閉水閘,使得海水對河流水的頂托作用下降,使得水閘以上河段水量速度增快,凈化速度加快,水質變好;河流含沙量增大,沉積量減少,A、B、D錯,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們一般見到的蛇曲景觀大都是在草原或濕地上,但在青海省稱多縣稱文鎮的熱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個連續拐彎。河流穿行在山脈之間,仿佛嵌入巖石深處,如游龍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這種連續拐彎、特殊的蛇曲景觀,被稱為“嵌入式蛇曲”。據科學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現在高度之前,曾經是低海拔、起伏和緩的夷平面。
材料二藏雪蓮生長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灘上(雪線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過渡地帶),這里空氣稀薄,經常出現霜凍、雪雹和強風,雪蓮種子在0℃發芽,3-5℃生長,幼苗能經受零下21℃的嚴寒。藏雪蓮生長速度緩慢,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籽,需要5年時間,但實際生長天數只有八個月。雪蓮花不易采摘,數量有限。雪蓮藥用價值極大,被人們奉為“百草之王”、“藥中極品”,青海金訶藏藥公司采用稱多縣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優質雪蓮,先經過古法自然的傳統工藝晾曬、萃取、分離,并引進美國現代化的工業制藥技術將藥粉再制成膠囊、片劑、滴丸、口服液等,產品遠銷國內外。據生態學者調查,近些年來野生藏雪蓮數量銳減,有滅絕的威脅。
(1)根據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過程。
(2)結合材料二分析青海藥企利用藏雪蓮生產藏藥的區位優勢。
(3)結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蓮面臨滅絕威脅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保護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時期要實現建設“小康社會”及“節約型社會”的目標,應注意區域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環境的綜合治理。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面為我國某區域植被類型分布圖及相關資料。
材料二 下圖為B地區玉米芯綜合利用產業鏈示意圖。
(1)試分析造成圖中A、B兩區域人口密度差異的自然原因。
(2)目前該區域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造成該生態問題的人為原因是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解決該地區生態問題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綜合利用產業鏈對B地區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側,是一個山區國家,境內海拔高,少有平原。隨著徒步旅游的興起,尼泊爾緊緊抓住這一發展機遇,重點建設并推出了若干個徒步旅行區,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游客來此徒步旅游探險。但游客在徒步旅行中需要注意防范很多問題,保證旅行安全。
分析游客在尼泊爾進行徒步旅游探險需要注意防范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964年,法國決定在法屬圭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興建法國航天中心,以取代它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哈馬基爾發射中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哈馬基爾發射中心相比,庫魯發射中心最大的優勢為
A. 降水少,晴天多,發射窗口期長
B. 經濟較發達,腹地依托更強
C. 初速度大,節省動力
D. 風力較弱,處于颶風區之外
【2】圖中A河流域的地理環境特征是
A. 上游水能豐富,便于開發利用 B. 河口形成廣闊的三角洲
C. 水量大,季節變化均勻,航運發達 D. 流域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大可能蒸發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產生的最大蒸發量。下圖示意某地1961-1990年間相關統計資料,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最可能是( )
A. 莫斯科B. 北京C. 羅馬D. 悉尼
【2】從水平衡角度來看,該地缺水最嚴重的季節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畎畝法”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農業耕作技術。對耕地采用“上田棄畝(壟)”;“下田棄畎(溝)”。完成下面小題。
【1】與左圖相比,右圖耕作方式中的農作物生長的優勢是是
A. 晝夜溫差大 B. 土壤水分足 C. 光照條件好 D. 風沙災害少
【2】該耕作方式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
A. 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B. 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C. 垂直地帶分異規律 D. 地方性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地形單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最長的河流不足16千米。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洪澇災害頻發。為此,從1970年開始,新加坡大規模地將天然河流系統(如加冷河)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統。但隨著時代發展,混凝土河道已不能滿足社會基礎設施功能的需求。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躍、美麗和干凈的水計劃”,將加冷河修復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麗的濱水環境。下圖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加冷河修復前后景觀。
(1)分析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洪澇災害頻發的原因。
(2)說明將加冷河修建為混凝土河道對防御洪澇災害的作用。
(3)說明將加冷河修復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麗的濱水環境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貧困測度,簡單而言即對水貧困程度的測算。下圖為“我國農村水貧困測度空間格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農村水貧困程度( )
A. 與經濟水平成負相關
B. 由南向北逐漸加重
C. 由東向西逐漸減輕
D. 總體看,西北重于東南
【2】造成貴州省成為高水貧困地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氣候
B. 地貌
C. 植被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