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此詩句描寫的景觀差異屬于( )
A. 緯度地帶性 B. 經度地帶性 C. 垂直地帶性 D. 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喀斯特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斯洛文尼亞地處歐洲中南部,是歐洲唯一一個結合了阿爾卑斯山脈、地中海、潘諾尼亞平原和喀斯特高原美景的國家。在斯洛文尼亞將近一半的領土上都能看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除了8000多個喀斯特溶洞外,斯洛文尼亞還有喀斯特溫泉和間歇泉、時令期、落水洞和溶溝、原始喀斯特灰巖盆地以及表面干燥的灰巖坑等景觀。
說出斯洛文尼亞旅游資源的優勢,并針對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特點,提出對旅游資源的保護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積雪是不良導熱體,保溫作用強,較厚的雪層可阻隔氣溫波動對地表溫度的影響。深霜是水汽在積雪內部遷移遇到表層冷卻的雪殼時,凝華成的霜,為了與地面霜相區別,稱為深霜。當地面上有穩定積雪后,在一定條件下深霜便開始緩慢生成。深霜為大型晶體,類似冰碴,比普通積雪松散很多。天山西端伊犁河谷上游多年平均積雪深度78厘米,平均積雪日數151天,深霜發育良好。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深霜發育的主要條件是
A. 太陽輻射強 B. 積雪面積大
C. 氣溫波動幅度小 D. 雪層下部溫度高于上部
【2】推斷以下時間段伊犁河谷上游深霜層最厚的是
A. 2月中旬 B. 4月下旬 C. 10月下旬 D. 12月上旬
【3】伊犁河谷上游深霜緩慢形成后,極易誘發
A. 泥石流 B. 雪崩 C. 山體滑坡 D. 山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幾千萬年前,恐龍稱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龍突然滅絕。一種學說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另一種學說認為,是地球的氣候發生劇變所致。據此回答以下面各題。
【1】下列關于恐龍生存的環境急劇惡化的原因,最準確的說法是( )
A. 氣候變化 B. 植物變化
C. 水的變化 D. 各自然要素都發生了變化
【2】恐龍滅絕后,地球上其他動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來,這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
A. 光合作用 B. 生產功能
C. 分解功能 D. 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它地處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交界處,東起喀喇沁旗的茅荊壩,西至淶源縣的空中草原,環北京半圈,婉若一道大壩。縱橫交錯的地形,集合了北方所有具代表性的景色,春天花滿地,夏天水草風貌牛羊成群,秋日層林盡染,冬日自雪鋪地。這里交通四通八達,每年這里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北京及附近的游客自駕來觀光旅游。
分析木蘭圍場吸引北京及附近的游客選擇自駕游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攀枝花和馬鞍山同屬我國南方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讀下面兩地相關數據表。完成下列問題。
三次產業結構比值 | 工業結構 | 鋼鐵工業 產值 ( 億元 ) | |
馬鞍山 | 5.8:68.1:26.1 | 鋼鐵、汽車、裝備制造、電力能源、精細化工 | 637.55 |
攀枝花 | 3.8:75.5:20.7 | 鋼鐵、釩鈦、能源、化工 | 375.42 |
【1】與馬鞍山相比,攀枝花發展鋼鐵工業的優勢是
A. 離電力供應地更近 B. 市場需求量更大
C. 原料供應更充足 D. 水運更便捷
【2】面對目前我國大多數礦業城市資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現狀,可采取的解決措施有
A. 停止原有產業生產,實現順利轉型
B. 將原有產業轉移至經濟發達地區,以獲取資金支持
C.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
D. 加大資源開采力度以擴大原有生產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97年12月,149個國家和地區通過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 題。
【1】履行《京都議定書》的一條重要途徑是調整能源結構,受此沖擊最大的產業是
A.鋼鐵 B.機電 C.紡織 D.電子
【2】由于《京都議定書》規定了減排目標,溫室氣體排放量具有了價值,并成為一種商品。這種商品形成的市場稱為
A.煤市場 B.碳市場 C.石油市場 D.天然氣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軌道交通對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過沿線土地利用改變實現的。下面是“我國某市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前后土地利用的變化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核心城區用地變化 | 外圍城區用地變化 | |
開通前(2000年) | 1.居住用地(52.0%) 2.道路廣場用地(30.8%) 3.工業用地(7.3%) | 1.耕地(32.1%) 2.居住用地(20.0%) 3.工業用地(16.1%) 4.待建用地(8.3%) |
開通后(2012年) | 1.居住用地(44.7%) 2.公共設施用地(24.0%) 3.道路廣場用地(16.7%) | 1.居住用地(34.5%) 2.工業用地(21.6%) 3.公共設施用地(12.5%) 4.耕地(2.8%) |
(1)闡述該市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后核心城區和外圍城區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2)請從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工業用地空間變化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目前,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海水稻”已能在6%鹽度(海水的平均鹽度在3.5%左右)的咸水灌溉條件下正常生長結實。2014年在海邊灘涂中試種的海水稻在經歷了臺風“威馬遜”和“海鷗”導致的海水倒灌、多日浸泡之后,依然長勢良好。據此完成5-7題。
【1】“海水稻”最不可能具備的特性是
A. 在氣溫高時能正常生長結實
B. 在海水中能正常生長結實
C. 耐強風抗倒伏
D. 耐澇耐濕
【2】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方面來考慮,我國“海水稻”最宜推廣種植的地區是
A. 內陸鹽堿地 B. 沿海灘涂地
C. 洞庭湖平原 D. 青藏高原咸水湖灘涂
【3】相比普通水稻,“海水稻”的優勢最不可能是
A. 節約淡水資源 B. 礦物質含量高,產量高
C. 病蟲害少,基本不用農藥 D. 更有利于改良鹽堿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