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問題中屬于城市環境質量問題的是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閱讀材料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新京報》消息,到2010年,我國將形成五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港口群體,貨物類運輸上形成煤炭運輸、石油運輸等八大系統。
材料二:五大港口群體及主要港口分布略圖
(1)圖中序號代表的港口中,屬于晉煤外運通道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2)環渤海地區已形成我國較大的城市帶,試分析其形成的主要社會、經濟區位因素。
(3)青島港為中國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也是我國北方的重要港口。請分析其優越的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中部地區在我國歷史和現代社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洪武時期湖北地區移民的遷入遷出分布示意圖
江西師范大學方志遠教授認為,“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區,而“湖廣填四川”幾乎是與“江西填湖廣”同時發生的。
……江西在元末屬于陳友諒的勢力范圍,即使在朱元璋統一全國以后,其殘余勢力仍然對明政權構成威脅。因此,江西地區長期遭受著明朝統治者的“重賦”待遇。
材料二 ……過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頭甚至更多,我們中國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發生。我們已經有22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隨著我們國家最近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我們又看到了中國部地區加快復興的前景……回往過去30年……我們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資源都在流明。……打開國門之后,資本、技術、投資、貿易機會、人才各種要素向哪里轉移?中國的沿海區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環渤海。我們今天中國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場景。過去五年一個非常清晰的現象是若干資源要素開始向中國內陸轉移。畫一路線圖的話中國沿海地區,中國內陸地區……
——鄭州市副市長薛云偉《商業文明與城市變遷》(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來,中部成為國家宏觀戰略政策支持的邊緣化地區,中部地區經濟在“東部大開放”、“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背景下面臨日益困難的窘境。2001年,全國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首次出現東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針對中部地區發展相對緩慢的狀況,2006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綜合交通運輸樞紐;2009年9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爭取到2015年,中部地區實現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的目標。
(1)從地理學科角度分析洪武時期“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積極意義。
(2)九江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分析其成為米市和茶市的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1: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環渤海京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后,“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拉開了序幕。“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目標是:建設以上海為中心,滬寧、滬杭(甬)為兩翼的城際軌道交通主構架,覆蓋區域內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1至2小時都市圈。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815千米。
材料2:“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規劃示意圖。
(1)填出圖中鐵路軌路線的名稱:A________鐵路;B________鐵路。
(2)“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規劃與建設說明了影響交通區位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3)“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不同于既有的滬寧、滬杭鐵路線,也不同于城市內的地鐵和輕軌,原因是( )
A.城際軌道交通屬于高科技,專門運輸高科技產品
B.城際軌道交通功能定位是運送城際旅客和區域性快速運輸專網,實行公交化運行
C.城際軌道交通主要服務于外來人口,特別是應對民工的流動
D.城際軌道交通一般對市內外交通有沖擊作用
(4)簡述“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建設的重大意義。
(5)規劃中的蘇嘉線不再繞道上海,你認為此舉可帶來什么經濟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內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級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試題地理 題型:綜合題
中部地區在我國歷史和現代社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洪武時期湖北地區移民的遷入遷出分布示意圖
江西師范大學方志遠教授認為,“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區,而“湖廣填四川”幾乎是與“江西填湖廣”同時發生的。
……江西在元末屬于陳友諒的勢力范圍,即使在朱元璋統一全國以后,其殘余勢力仍然對明政權構成威脅。因此,江西地區長期遭受著明朝統治者的“重賦”待遇。
材料二 ……過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頭甚至更多,我們中國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發生。我們已經有22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隨著我們國家最近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我們又看到了中國部地區加快復興的前景……回往過去30年……我們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資源都在流明。……打開國門之后,資本、技術、投資、貿易機會、人才各種要素向哪里轉移?中國的沿海區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環渤海。我們今天中國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場景。過去五年一個非常清晰的現象是若干資源要素開始向中國內陸轉移。畫一路線圖的話中國沿海地區,中國內陸地區……
——鄭州市副市長薛云偉《商業文明與城市變遷》(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來,中部成為國家宏觀戰略政策支持的邊緣化地區,中部地區經濟在“東部大開放”、“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背景下面臨日益困難的窘境。2001年,全國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首次出現東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針對中部地區發展相對緩慢的狀況,2006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綜合交通運輸樞紐;2009年9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爭取到2015年,中部地區實現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的目標。
(1)從地理學科角度分析洪武時期“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積極意義。(8分)
(2)九江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分析其成為米市和茶市的自然條件。(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 題型:材料閱讀
選做題:請在A、B、C、D四題中選兩題作答。并在答題紙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滿 涂黑。如多做。則按所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0(10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來,環渤海海域海冰范圍迅速擴大,最大海冰覆蓋范圍曾達渤海面積的45‰渤海海域罕見海冰已對沿海地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等造成嚴重影響。
材料二 渤海二月表層海水溫度分布圖(圖16)。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圖(圖17)。
(1)圖示海域海水溫度分布規律是_ ,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導因素有__ 和__ 。
(2)通過監測發現,今年渤海海冰面積比正常年份大,其具體的原因是__ 。因海冰覆蓋,__ 、 __ 等海洋資源利用方式所受影響較大。
(3)近年來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3分)
B.【旅游地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拉開大幕。
材料二 海南島旅游資源分布示意圖(圖18)
(1)海南島旅游資源豐富,其中五指山和熱帶雨林分別屬于__ 類和__ 類的自然景觀,該類自然景觀具有__ 的特點。
(2)海南省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意義有__ 。
(3)為加快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請提兩點合理化建議:__ 、__ 。
C.【城鄉規劃】閱讀“東京城市合理規劃示意圖”(圖19),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東京城市形成的主要區位是_ _ ,該城市的空間形態呈__ 。
(2)工業用地分布的主要特點是__ ,其布局遵循了__ 原則和 原則。
(3)東京城市道路網的布局形態所屬類型是 _ _ ,其優點主要有__ 、__ 。
(4)甲、乙分別為新開發的住宅區,價格高且暢銷的是__ ,判斷理由是__ 。
D.【環境保護】讀“我國某地區礦產和城市分布示意圖”(圖20),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優勢礦產資源是上,利用中產生的突出環境問題是上,其危害有_ _ 、__ 、__ 。
(2)造成該環境問題的原因主要有_ _ 、__ ,解決該問題可采用的環境管理手段有__ 、_ _ 、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