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花果同樹”是指果農用“留樹保鮮” 技術(又稱“掛樹貯藏技術”),使鮮花和果實同時出現在果樹上的一種奇觀,以供人們觀賞。主要選擇晚熟柑橘品種實施該技術。柑橘,性喜溫暖濕潤,一般春季開花,10-12月果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最可能出現“花果同樹”奇觀的是
A. 山東 B. 山西 C. 四川 D. 海南
【2】能觀賞到“花果同樹”奇觀的季節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與“花果同樹”奇觀產生的因素無關的是
A. 地形 B. 氣候 C. 技術 D. 市場
【答案】
【1】C
【2】A
【3】A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花果同樹”的樹種為柑橘,為亞熱帶的主要水果樹種,山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不適宜種植柑橘,故A錯誤;山西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不適宜種植柑橘,故B錯誤;海南屬于熱帶季風氣候,不適宜種植柑橘,故D錯誤;四川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柑橘,故選C。
【2】 “花果同樹”奇觀的實質就是延緩果實收獲時間,使得掛果與開花同在。根據材料,該奇觀主要通過延緩晚熟柑橘品種推行此技術。晚熟柑橘是在冬季,推遲可到初春,柑橘開花可以用技術提前到初春,因此,在春季最可能欣賞到此景觀。故選A。
【3】結合材料 “花果同樹”適宜的樹種為柑橘,該奇觀的產生需要適宜的氣候條件,故A錯誤;“花果同樹”是指果農用“留樹保鮮”技術(又稱“掛樹貯藏技術”),該奇觀的產生需要技術支持,故C錯誤;該項目迎合了人們獵奇的市場需求,故D錯誤;地形條件與“花果同樹”奇觀產生的因素無關。故選A。
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資金、管理等;技術因素:良種、化肥、農藥、機械、保鮮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人侗生態價值觀的改變及對自己生活環境質量的關注,“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個很時尚的名詞。“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消費”是當今的熱門話題。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
A. 要求人們購買、使用帶有綠色的物品
B. 盡量使用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 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 盡量使用可循環利用的物品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要自己有綠色消費習慣,家庭其他成員有沒有與自己無關
B. 創建綠色學校是學校領導和老師的事情,學生不起作用
C. 只要省錢,商品帶不帶“綠色標志”不用管
D. 我們要積極參加社區環境保護活動
【3】民間環保組織的主要優勢有( )
①擁有專業的知識、技術及調查能力 ②擁有更加單純的社會責任感和充沛的創造力
⑨開展社會宣傳 ④引起更廣泛的基層團體的參與和支持
A. ①②③ B. ②⑧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非景點旅游,是指人們為了放松休閑、愉悅身心,不以游覽景區景點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為目的,以隨性而游、興盡而返方式進行的一種自助旅游。其中鄉村旅游的火爆就是一個縮影。伴隨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和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原有的景區景點旅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和需求,當前我國旅游結構中,非景點旅游占比達到80%。
分析非景點旅游必起的主要原因及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農業基地的綜合開發,就是要( )
A. 突出糧食種植業的優勢地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B. 以糧為主,多種經營,大力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C. 限制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力發展養殖業
D. 發揮原料充足的優勢,加強大豆榨油業和甜菜制糖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高考海南卷)某島國面積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個島嶼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盡管可能遭遇颶風,但美麗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縷陽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來此迎接新年。據此完成下題。
該國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
A. 21°8′N,175°12′E B. 42°10′N,170°22′W
C. 21°8′S,175°12′W D. 42°10′S,170°22′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業類型具有不同的區位指向。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煉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約萃取0.5千克精油。薰衣草精油生產的區位指向屬于( )
A. 市場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動力指向型 D. 技術指向型
【2】加拿大鋁土礦蘊藏很少,需從其他國家進口鋁礦,煉鋁能力卻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 )
A. 利用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B. 水能資源豐富,煉鋁成本低
C. 鐵路運輸發達,便于原料輸入 D. 科研力量強,具有人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從南麓的厚畛子鎮(海拔約650 m)開始攀登山峰,是旅游者參加太白山生態旅游,徒步登山的主要路線。
(1)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將依次觀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綠闊葉林、____________、針闊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當旅游者到達高山區域,從背包中取出在山下準備的密封包裝食品時,發現密封包裝袋鼓起來了,這是因為大氣壓________所造成的。(3分)
(2)在一般情況下,頂峰與厚畛子鎮的氣溫相差約________℃,因此,旅游者在上山前就應該考慮到溫差,準備相應的行裝。當旅游者到達3 400 m以上,就進入了高山草甸。這里地勢比較平坦,上山的小徑逐漸消失,這時旅游者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來確定方位。
(3)在秦嶺南坡上,生息繁衍著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最著名的有“國寶”大熊貓,這些大熊貓構成了一個______。國家已在此設立了自然保護區,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旅游者發現北坡某處有許多碎石,如果你是導游,你應提醒游客注意哪些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2003年2月15日起,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個向中國旅客開放的國家。據此完成下題。
下列關于旅游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閱歷,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質
B. 旅游可以強身健體,提高旅游者的身體素質
C. 旅游可以飽覽祖國河山,感受歷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質
D. 旅游可以導致超前消費,不利于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養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我國古代《莊子·齊物論》中出現了“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據此回答下題。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 使用化肥和農藥提高糧食產量
B. 圍湖造田,擴大人類的生產空間
C. “珠三角”地區建設桑基魚塘
D. 變“北大荒”為“北大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