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震波又可分為橫波和縱波,回答下列各題。
【1】橫波和縱波的共同之處包括( )
①都能通過固體傳播 ②都能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
③傳播的速度相同 ④傳播速度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科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面大約2900千米深度處橫波速度突然降低為零,縱波速度也突然降低,這說明了( )
A. 地球內部存在著巖漿
B. 該深度上下層次的溫度變化明顯
C. 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不同
D. 該深度上下層次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差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資料回答問題。
青藏高寒區是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處于我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寒區海拔較高,有地球的第三級和世界屋脊之稱,本區高原地勢作用超過了緯度的影響。它與同緯度的黃河、長江中下游景觀差別極大,表現為中、低緯度內獨特的大面積高寒環境。高原上空氣稀薄,大氣干燥,風力強勁,降水稀少,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低而且年較差、日較差很大,冰川凍土發育,寒凍風化和融凍作用十分普遍。湖泊眾多,除少數淡水湖之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鹽湖。氣候由東部溫暖濕潤向西北寒冷干旱遞變,植被也相應呈森林帶、草甸區、草原區、荒漠帶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區由于自然條件限制,居民稀少,經濟尚不發達,所以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自然狀態,是人類自然奧秘的寶貴場所。
根據所學知識和資料試評價青藏高寒區發展農牧業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8時15分,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宮一號先后與神舟八號、九號和十號飛船完成6次自動和航天員手控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后,在中國航天人的實時監測和全程跟蹤下,在預測的時間和范圍內準確再入大氣層,化作流星墜落于163°W,14°S的南太平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物質屬于天體的是
A. 化作流星的天宮一號 B. 正常工作中的天宮一號
C. 天空中的飛鳥 D. 墜落南太平洋的天宮一號殘骸
【2】天宮一號墜落時墜落點的區時是
A. 4月1日13:15 B. 4月2日13:15
C. 4月1日13:23 D. 4月2日13: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iF設計獎創立于1953年,由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設計機構--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每年定期舉辦。它以“獨立、嚴謹、可靠”的評獎理念聞名于世,其最具分量的金獎素有“產品設計界的奧斯卡獎”之稱。2017年11月10日至13日,以“創意成都,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進行。在開幕上,iF成都設計中心正式揭牌。這是iF在中國第一家設計中心,也是iF設計獎首次在德國之外舉辦世界級水平的設計論壇。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小題1)iF設計的產業類型為
A. 資源密集型 B. 勞動密集型 C. 技術密集型 D. 資金密集型
【2】(小題2)iF設計中心舍棄北京、上海選擇在成都落戶,考慮的主要是
A. 工業基礎好 B. 離原料產地近 C. 勞動力價格低 D. 投資環境好
【3】(小題3)在成都成立iF設計中心,給成都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 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從北京、上海向成都轉移、
B. 有利于成都文創產業的發展
C. 迅速推動成都城市化進程
D. 從根本上解決成都大氣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考察小組在7月份進入一個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綠油油的青稞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卻寸草不生。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該地區
A. 晝夜溫差大 B. 年降水量少 C. 水土流失嚴重 D. 地質災害頻發
【2】該河谷農田用水依賴
A. 當地降水 B. 遠程調水 C. 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3】該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區簡稱是
A. 甘 B. 新 C. 藏 D. 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北京時間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結合所學知識,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相對于海南文呂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主要在于( )
A. 降水少,晴天多,發射窗口期長 B. 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大,可節省燃料
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運輸 D. 人口稀少,發射后殘骸不易危及人們安全
【2】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和更重載荷,我國四大衛星基地最適合火星探測任務的是( )
A. 酒泉 B. 太原 C. 西昌 D. 文昌
【3】“天舟一號”發射時遠在紐約(西五區)的喬虹同學十分自豪地看完了央視國際須道的發射直播。“天舟一號”發射時,紐約當地時間是( )
A. 6時41分 B. 19時41分 C. 8時41 D. 21時4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幾年來,引黃濟青工程累計向青島市內四區供水超過10億立方米,滿足了青島市的用水需求,確保了青島市的穩定發展。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引黃濟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進入引水季節,其原因是( )
A. 冬季山東降水稀少,青島缺水最嚴重
B. 冬季黃河水含沙量較低,同時可避開春秋農業用水高峰
C. 青島市冬季工業生產需水量最大
D. 冬季黃河流域的降雪對引黃濟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2】引黃濟青工程的配套水庫——棘洪灘水庫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鰱、花鰱魚苗,其主要作用是( )
A. 控制水中藻類過量繁殖,凈化水質 B. 進行淡水養殖,增加經濟收入
C. 為吸引鳥類光臨而投放的餌料 D. 發展生態旅游,供給游客垂釣
【3】引黃濟青工程最直接的環境作用是( )
A. 使青島市民用到了潔凈的生活用水 B. 使濟南恢復了“泉城”的美譽
C. 減緩了青島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 改善了青島的小氣候,增強了城市的“霧島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減輕自然災害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借助包括地理信息技術在內的現代化手段,對自然災害實施動態監測和綜合評價,采取防御措施,是防災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小題。
【1】地方救災辦公室能迅速、準確地掌握洪澇災害范圍、受災面積等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A. 遙感技術 B. 全球定位系統
C. 地理信息系統 D. 計算機網絡
【2】根據獲取的信息,準確快捷地統計受災情況并做出救災決策,主要依靠
A. 數字地球 B. 地理信息系統
C. 遙感技術 D. 全球定位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我國2000年、2010年及2013年人口的相關數據比較。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比較項目 時間 | 0~14歲 | 15~59歲 | 60歲及以上 | 大學生人數(每10萬人) | 城鎮人口比例 |
2000年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 | 36.22% |
2010年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 | 49.68% |
2013年 | 17.40% | 67.66% | 14.94% | 9 225 | 53.73% |
【1】根據材料判斷,下列說法與我國目前人口現狀不符的是( )
A. 老年人口數量一直明顯上升
B. 人口素質仍需不斷提升
C. 人口流動及遷移比較頻繁
D. 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數量一直明顯上升
【2】針對上述人口變化特點,我國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改變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增長 ②繼續健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③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技術事業 ④改革戶籍政策,引導人口流動 ⑤積極鼓勵境外移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