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城市素有“世界工廠”之稱,曾有五六萬家制造加工企業云集。從2014年開始,多家加工企業關門或遷出。回答下面小題。
【1】該市多家企業關門或遷出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自主品牌越來越多
B. 原材料越來越短缺
C. 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D. 設計能力不斷下降
【2】多家制造加工企業的遷出可能促使該市( )
A. 就業機會增多
B. 實現產業升級
C. 環境質量降低
D. 經濟發展水平降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月18日下午,作為全球城市復雜環境下的首次試跑,京東配送機器人在中新天津生態城上路運行,與此同時,京東開辦的無人超市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式開張納客。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京東配送機器人按系統設定路線精準送達所需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RS GIS B. GPS、RS C. GPS、GIS D. 數字地球、GIS
【2】京東在無人超市選址過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A. GIS B. RS C. GPS D. GPS 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早在19世紀中葉,就發展成為德國最大的工業區。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單一的重化工業結構日益顯露弊端,主導產業迅速衰落,失業率上升。為此,魯爾區的開始全面整治,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效。
【1】魯爾區衰退的原因有( )
A. 生產結構復雜,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 煤炭資源完全枯竭
C. 環境污染嚴重 D. 城市規模過大,用地緊張
【2】魯爾區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
A. 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二產業
B. 美化環境,消除污染、開拓市場
C.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發展科技,美化環境
D. 進行工業區的總體規劃,完善公共設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竣工輸水,屆時北京人將喝到長江水。回答問題。
【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目前在()
A. 葛洲壩水庫 B. 三峽水庫 C. 丹江口水庫 D. 隔河巖水庫
【2】從水循環角度來看,“南水北調”工程()
A. 增加了長江流域的地表徑流 B. 減少了長江流域的雨水下滲
C. 導致長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 減少了陸地上的水份蒸發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我國甲、乙兩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時間(北京時間)統計表,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城市 | 日出時間 | 日落時間 |
甲 | 5:28 | 19:00 |
乙 | 7:23 | 20:27 |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東北方 B. 西北方 C. 東南方 D. 西南方
【2】當甲地日出時,地球上兩個日期分界線理論上除180°經線外,還有( )
A. 0°經線 B. 38°W經線 C. 38°E經線 D. 60°W經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 基礎設施落后
C. 自然資源不足 D. 水土流失嚴重
【2】我國政府推動西部經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B. 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C. 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D. 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不同區域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的生產、生活的特點有許多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也存在差異。此據比較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兩個區域,回答以下各題。
【1】有關這兩個區域農業生產活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長江三角洲屬于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
B. 松嫩平原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
C. 長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兩年三熟為主,松嫩平原則一年一熟。
D. 長江三角洲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的西部適宜發展畜牧業。
【2】下列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開發早期,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
B. 當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時,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 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D. 在農業生產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今天,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超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供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能夠對大氣中的CO2濃度進行調節,有人稱之為海洋“生物泵”作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海洋“生物泵”作用的影響可能是 ( )
A. 緩解全球變暖 B. 縮小臭氧層空洞
C. 減輕酸雨污染 D. 加快洋流流速
【2】材料中體現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新功能是 ( )
A. 循環功能
B. 轉化功能
C. 生產功能
D. 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村”早已不是新名詞,身為小小地球的普通“村民”,飲食起居之間就可見商品、服務、資本、信息和技術的跨國流動。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活動或提法符合“地球村”含義的是
①網上購物 ②信息高速公路 ③全球人類共享平等幸福的生活 ④經濟全球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2】“地球村”的出現是
A. 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結果
B. 世界各國共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結果
C. 世界交通、網絡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D.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精心籌劃的必然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