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據圖回答下題。

1.B處的地質構造是
[ ]
2.有關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②處水質較好,流量較穩定
B.地下水補給河水的是甲河
C.①處屬于自流井
D.易出現泉水的是乙河
答案:B;A
解析:
|
【巧解分析】據圖分析B處雖為山谷但地下巖層向上拱起,應為背斜結構,故B項正確。 |
提示:
|
【命題意圖】本題旨在考查讀圖能力,地質構造判斷和地下水的有關知識。
【思維診斷】本題易錯處為將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混為一談;同時必須要把握地下水類型判定,河水補給及互相轉化等地理知識,才能作出正確解答,所以復習時必須緊扣概念及地理原理、規律的應用,才能從容答題。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東阿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我國沿回歸線剖面圖,據圖回答下題。

| (1) |
C區域大力發展(基塘)混合農業,主要是為了充分利用
|
[ ] |
A. |
光、熱、水、土資源
|
B. |
勞動力資源
|
C. |
當地電力資源
|
D. |
現代化的農業機械
|
|
(2) |
促進b地所在經濟協作區發展經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
[ ] |
A. |
水土流失
|
B. |
紅壤的改造
|
C. |
商品性農業基地的建設
|
D. |
交通運輸建設
|
|
(3) |
在剖面圖中,關于a地與c地相似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 ] |
A. |
冬季常出現大風雪、寒潮天氣
|
B. |
基塘農業是兩地農業生產的特色
|
C. |
面積廣大,有利于發展大規模的商品谷物農業
|
D. |
水熱充足、雨熱同期是兩地共同的氣候資源優勢
|
|
(4) |
下圖是上圖a地附近山地剖面示意圖,圖中A、B、C表示植被類型,則A處常見的樹種是

|
[ ] |
A. |
樟樹
|
B. |
毛竹
|
C. |
胡楊樹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一中2009屆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極地考察研究成為近年熱點。讀“南極地區等降水量線圖”,據圖回答下題。

| (1) |
我國南極考察隊經過對南級內陸冰蓋的考察,確認了南極大陸冰蓋的最高點(80° S,70° E),這一點位于我國南極長城站(62° S,58° W)的
|
[ ] |
A. |
東南方向
|
B. |
西北方向
|
C. |
西南方向
|
D. |
東北方向
|
|
(2) |
關于南極地區降水量分布特點及其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南極地區降水從內陸向沿海逐漸減少
|
B. |
我國南極中山站(69° S,76° E)年降水量多于長城站地區
|
C. |
南極地區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勢高聳,常年為冷高壓控制
|
D. |
南極地區的降水主要以對流雨為主
|
|
(3) |
關于南極地區自然牲的敘述,錯誤的是
|
[ ] |
A. |
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淡水資源最集中的地區
|
B. |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年均氣溫低的原因之一是北極地區是海洋,南極地區是陸地
|
C. |
南極地區是地球上風力最大的地區
|
D. |
南極地區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08-2009學年下學期高二6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下圖,據圖回答下題。

| (1) |
關于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類型和補給區的組合,正確的是
|
[ ] |
A. |
潛水,西部高原
|
B. |
承壓水,大分水嶺
|
C. |
潛水,大分水嶺
|
D. |
承壓水,西部高原
|
|
(2) |
關于圖中E河流的正確敘述是
|
[ ] |
A. |
E河是澳大利亞第二大河流
|
B. |
E河屬于大西洋流域
|
C. |
E河流的徑流最大時,長江為豐水期
|
D. |
E河流域主要靠地形雨補給
|
|
(3) |
關于圖中①與②兩地沿岸氣候的正確敘述是
|
[ ] |
A. |
①海區沿岸是亞熱帶年雨型氣候
|
B. |
②海區沿岸是熱帶草原氣候
|
C. |
兩地氣候不同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
|
D. |
兩地氣候相同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長壽區2007級高三年級上期第一學月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
讀我國沿回歸線剖面圖,據圖回答下題。

| (1) |
有人某天正午在b地測自己的影子,發現自己的影子變為一個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 |
A. |
意大利正值多雨季節
|
B. |
好望角值少雨
|
C. |
黑龍江正值小麥播種季節
|
D. |
從沙特阿拉伯到日本橫濱的油輪一路順風順水
|
|
(2) |
促進d地經濟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
[ ] |
A. |
水土流失
|
B. |
紅壤的改造
|
C. |
商品性農業基地的建設
|
D. |
交通建設
|
|
(3) |
下面關于a地與c地相似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 |
A. |
出口加工工業是兩地工業生產的共同之處
|
B. |
基塘生產是兩地農業生產的特色
|
C. |
兩地2003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流動人口較往年有明顯減少
|
D. |
水熱充足、雨熱同期是兩地共同的資源優勢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