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地理環境問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引起該環境問題的人為原因有
①氣候的周期性波動
②全球森林面積減少
③人類大量使用礦物燃料
④冰箱、空調的大量使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①
【2】該環境問題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有
A.全球火山地震進入頻發期B.全球淡水資源總量會增加
C.全球陸地面積會不斷增大D.全球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
【答案】
【1】B
【2】D
【解析】
【1】該圖反映的是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冰川融化。引起該環境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溫室效應增強所致。氣候的周期性波動屬于自然原因,故①錯誤。人類亂砍濫伐,導致全球森林面積減少,吸收二氧化碳減少,使得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多,故②正確。人類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故③正確。冰箱、空調的大量使用,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氟氯烴,破壞臭氧層,導致臭氧層空洞,與二氧化碳增多無關,故④錯誤。綜上,正確的是②③,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全球火山地震是受內力作用導致的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與全球變暖無關,故A錯誤。全球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使得地球上固態的淡水最終匯入大;蛘哒舭l,使全球淡水資源總量減少。故B錯誤。全球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全球陸地面積會變小,故C錯誤。全球變暖,會引起全球大氣和水循環的異常,導致全球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故D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數量及年齡構成統計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總數增長較快的直接原因是
A. 出生率較高 B. 死亡率較低 C. 遷入率較高 D. 遷出率較低
【2】圖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情況是
A. 1953年之后65歲以上人口數量逐年增加 B. 1964年之前15~64歲人口比例不斷減少
C. 1990年之后0~14歲人口數量不斷減少 D. 1982年該市人口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鐵路中段沿線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試分析其發展農業的優勢自然條件。
(2)試分析圖中A河流域開發過程中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并提出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圖中圓圈的大小表示養分儲量的多少,箭頭的粗細表示物流量的大小).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上圖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判斷正確的是( )
A. a一淋溶作用 B. b一土壤
C. c一生物 D. d一供給養分
【2】雨林生態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
A. a B. b C. c D. d
【3】影響a、b枯枝落葉在生態系統中所儲存養分的比重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氣候 B. 土壤 C. 生物 D. 地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冬季我國北方農民常采用大棚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圖示意大棚農業景觀和大氣受熱過程。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大棚農業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正確的是
A.①不變B.②增強
C.③增強D.④不變
【2】當大棚的門打開時,大棚內外空氣流動狀況最可能是圖中的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正著手在長江上游建造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4座大型水電站,總發電量將是三峽電站的兩倍。讀“西南水電站群落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明圖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當地居民生產方式非常落后,陡坡開荒、毀林現象嚴重,說明這些做法對河流電站及下游地區造成的環境影響。
(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未得到充分開發,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4)從環保角度考慮,有人主張河流上不應興建大壩,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9年10月19日我國某地區降水預報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該地區降水形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D.洋流
【2】圖中山脈北側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A.大氣降水B.高山冰雪融水C.季節性積雪融水D.地下水
【3】甲、乙兩地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分別是
A.熱量、水源B.水源、熱量
C.熱量、土壤D.土壤、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下圖是某時間段內巢湖流域部分城市大霧次數和水系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城市大霧次數相差最大的是( )
A. 含山與無為 B. 巢湖與廬江
C. 廬江與肥西 D. 肥東與舒城
【2】巢湖市大霧次數明顯小于周邊城市的原因是( )
A. 夜間湖面氣溫高,水汽不易凝結
B. 湖面風力作用小,霧不容易形成
C. 湖區水汽濃度低,霧不容易形成
D. 湖陸風使湖區水汽擴散到周邊地區
【3】近年來,巢湖地區的大霧次數明顯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A. 全球氣候變暖 B. 植被覆蓋率下降
C. 湖泊面積減小 D. 大氣污染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大自然區(Ⅰ、Ⅱ、Ⅲ)圖和甲、乙、丙三幅氣溫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地理線P南北兩側種植業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條件不同
B. Ⅲ區比Ⅱ區緯度低,故熱量比Ⅱ區充足
C. Ⅲ區和Ⅰ區所處緯度差不多,光照條件相同
D. Ⅱ區比Ⅰ區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線與I區北部為界
【2】下列對應選項正確的是
A. 甲—Ⅱ—農耕業、河谷農業 B. 乙—Ⅰ—畜牧業、灌溉農業
C. 丙—Ⅲ—高寒牧業、綠洲農業 D. 以上選項全部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