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鐵路中段沿線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試分析其發展農業的優勢自然條件。
(2)試分析圖中A河流域開發過程中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勢較平坦。
(2)土地荒漠化。
控制人口數量;調整農業結構,退耕還林還草;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采取綜合措施,解決農民的能源問題; 保護現有植被,營造防護林。
【解析】整體本題以河西走廊為背景材料,考查農業的區位因素以及生態問題的防治;河西走廊發展農業主要的優勢有光照、晝夜溫差、水源、地形;河西走廊氣候干旱,降水較少,風力作用強,易產生的生態問題主要有荒漠化。
(1)從地理坐標和省區輪廓可以推斷沿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的河西走廊,從光熱、晝夜溫差、水源、地形分析即可。
(2)A河流域所在的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風,人類不合理活動,容易形成土地荒漠化,控制人口數量減小當地資源和環境的壓力;生產方面: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生活方面:解決農民的能源問題,避免過度樵采;生態方面:加強生態工程建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央氣象臺于2017年2月7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下圖為2017年2月7日14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此時寒潮帶來的影響是( )
A. 四川盆地狂風暴雨
B. 青藏高原大幅度降溫
C. 黃河中下游地區天氣晴朗
D. 內蒙古地區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2】下圖中甲處為昆明準靜止鋒,下列能正確反映其剖面結構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渠化是指將城市內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為直立砌墻或混凝土墻,把天然河道變成人工明渠,如下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各地在城市化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現象,其帶來的影響是
A. 改善城市供水條件 B. 增強排污排澇能力
C. 提升內河航運能力 D. 增加休憩娛樂場所
【2】城市渠化對地理環境負面影響是
A. 河流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加重 B. 河道取直,加劇侵蝕,水質惡化
C. 底棲生物生存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D. 阻斷與地下徑流的聯系,地下水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馬鈴薯耐旱、耐寒、耐貧瘠,在國內被稱為“小雜糧”,是一種糧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飼料和工業原料。我國是世界馬鈴薯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統計,直接食用比例高達61%,深加工不足16%。馬鈴薯加工生產排放的淀粉廢水等問題嚴重。
材料二 圖甲為我國馬鈴薯優勢區分布圖,圖乙為我國主要省份馬鈴薯產量比重圖。
(1)圖甲的A地馬鈴薯優勢區雨水充沛,但地表水較缺乏,請簡析主要原因。
(2)分析圖乙中馬鈴薯產量比重最高的省份優勢區位條件有哪些?
(3)根據材料分析馬鈴薯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指出其解決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鹽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風。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錫瓦什灣海水鹽度很高,大部分水體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間,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蘇俄紅軍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亞半島的白軍自恃為“天險”的錫瓦什灣,打響了解放克里米亞半島的戰役。
(1)從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圖示“沙嘴”的形成原因。
(2)分析夏季錫瓦什灣“尤臭”的自然原因。
(3)推測當時白軍自恃錫瓦什灣為“天險”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為殖民時代,文明的西方人利用洋流進行的所謂“三角貿易”示意,讀圖回答問題。
(1)從洋流成因上看:三角貿易歸程利用的洋流屬于________流。從洋流方向上,直布羅陀海峽表層的洋流流向______(東、西)。
(2)三角貿易涉及海區的大洋環流中,涉及到的暖流名稱為____暖流、_______暖流、___暖流。
(3)大西洋海域中,目前已經探明的海上油氣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圖示海域北部曾經有一個世界著名的大漁場——紐芬蘭漁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型機械化拖網漁船成群結隊地駛入了紐芬蘭灣,使漁場遭遇滅頂之災。面對這種情況,該地區漁民應該如何發展漁業?請給出建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地質構造上看,甲是_______________其成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發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________地;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會破壞和搬運地表物質,形成侵蝕地貌。在河流上游的山區段,河谷橫剖面一般呈“_______________”型;假設該河流位于我國,自西向東流,若只考慮地轉偏向力,河流的(南或比)岸侵蝕嚴重。
(3)如果在該地區修建東西向地下隧道,應選擇在甲、乙、丙地中的_______________地;在甲乙、內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氣資源的是_______________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