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的規劃表明( )
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B.先進科學技術能有效地克服交通運輸線建設中的自然障礙
C.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地區空白
D.社會經濟因素有時對鐵路區位選擇影響并不明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單元雙測同步達標活頁試卷 高一地理 (下) 題型:013
青藏鐵路的規劃表明
[ ]
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B.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交通運輸的空白
C.先進的科學技術能有效地克服交通運輸線建設中的自然障礙
D.當前社會經濟因素對鐵路線區位選擇的影響已不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黃岡新內參·高考(專題)模擬測試卷·地理 題型:021
進入新世紀,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成為我國政府的四大標志性工程。據此回答下題。
1.“四大工程”中屬于交通運輸建設項目的是
[ ]
2.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南水北調工程可以調節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均的狀況
B.南水北調工程可以調節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
C.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可以徹底解決我國北方水資源緊張的矛盾
D.南水北調主要是人類通過改變地表經流這一環節來影響水循環
3.青藏鐵路的規劃表明
[ ]
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B.先進的科學技術能有效地克服交通運輸線路中的自然障礙
C.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地區空白
D.社會經濟因素是影響鐵路建設的決定性因素
4.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西氣東輸是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到廣東
B.西氣東輸可以變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經濟開發
C.西氣東輸可以從根本上消除污染,改變環境
D.西氣東輸可以改善上海市的能源消費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29日開工,該鐵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將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青藏高原地區青稞、小麥、豌豆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高,雨量充沛 B.氣溫偏低,水分蒸發少
C.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光照條件優越 D.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青藏地區的農田、村鎮、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三江源地區 B.橫斷山及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
C.藏北高原和昆化山南麓 D.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青藏鐵路”的規劃表明
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B.先進的科學技術能有效克服交通運輸線建設中的自然障礙
C.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地區空白
D.社會經濟因素有時對鐵路區位選擇的影響并不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三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選修)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里,最高點海拔5072米。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在我國鐵路建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據此回答文題。
【小題1】青藏鐵路修建中會遇到多年凍土問題,是因為
A.太陽輻射強,氣溫低 | B.海拔高,氣溫低 |
C.冰川影響大 | D.緯度高,氣溫低 |
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
B.先進的科學技術能有效地克服交通運輸線建設中的自然障礙 |
C.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地區空白 |
D.社會經濟因素有時對鐵路線區位選擇的影響并不明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山東莘縣高一下學期學分認定聯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29日開工,該鐵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將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據此回答28——30題。
1.青藏高原地區青稞、小麥、豌豆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高,雨量充沛 B.氣溫偏低,水分蒸發少
C.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光照條件優越 D.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2.青藏地區的農田、村鎮、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三江源地區 B.橫斷山及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
C.藏北高原和昆化山南麓 D.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3.“青藏鐵路”的規劃表明
A.自然條件是影響鐵路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B.先進的科學技術能有效克服交通運輸線建設中的自然障礙
C.交通運輸線的區位選擇,首先要考慮填補地區空白
D.社會經濟因素有時對鐵路區位選擇的影響并不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