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八年級上 第三章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課時練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反映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圖乙中的物質為______ 態。某物質由圖甲的狀態直接變為圖丙的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與這一過程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固體清香劑用了一段時間后變小
②打開冰箱冷凍室的門,可看到有“白氣”冒出
③新鮮的蔬菜放置兩天后就會變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八年級上 第三章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課時練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某型號空調扇的示意圖,空氣通過濕簾時,濕簾表面的水在________過程中________熱量,產生的濕冷空氣被風機吹出。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空調扇后,這部分空氣(不含增加的水蒸氣)的內能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八年級上 第三章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課時練 題型:簡答題
如圖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濕方巾擦拭扎緊的氣球,然后擺動氣球或給氣球扇風,會觀察到氣球的體積明顯縮小.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對此現象作出解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八年級上 第三章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課時練 題型:簡答題
把從鍋內熱水中將剛煮熟的雞蛋撈起來,直接用手拿雞蛋時,會感覺較燙,待蛋殼上的水干了之后不久,感覺反而會更燙。請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造成前后感覺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八年級上 第三章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課時練 題型:實驗題
(4分)小明和小華分別利用圖甲所示的相同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出了如圖乙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1)實驗時,當看到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 散發到空氣中,就表明水沸騰了。
(2)分析圖乙可知,小華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長,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明在第9分鐘撤掉酒精燈后,發現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如圖乙所示,這段時間內燒杯底部的溫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內水的溫度,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八年級上 第三章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課時練 題型:實驗題
炎熱的夏天來啦!小明家買了一臺電風扇。站在電風扇旁,小明覺得涼爽。于是他大膽猜想:是電風扇降低了室內溫度。
(1)為了驗證請想,他關閉了門窗,選取兩支相同的溫度計,進行了如下的探究實驗。下列步驟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請將其補充完整。
[實驗步驟]
(1)溫度計放置:將兩支相同的溫度計______。
(2)溫度計讀取:閉合電風扇開關,稍候讀取溫度計示數。
[分析論證]
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同,表明吹電風扇不能降低室內溫度。
這一現象引發了小明的思考,為什么室溫沒有降低,而吹電風扇卻覺得涼爽呢?小明聯想到液體蒸發的知識。人體是通過汗液蒸發來調節體溫的,人在吹電風扇時,汗液比平時蒸發得更快,所以感到涼爽。
(2)為了證明吹電風扇能加快蒸發吸熱的速度,小明又進行了實驗,他只增加一種物質,并且首先補充了一個步驟,然后重復前面實驗的操作。請你將下表的內容補充完整。
[增加物質]______________
[補充步驟]________
[分析論證]
如果觀察到________,說明吹電風扇能加快蒸發吸熱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 光現象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
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
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生了彎曲;
③經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
小明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果,正確的是( )
A. 光的傳播需要介質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
D.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 光現象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積水,當我們背著月光走時,地上發亮處是干凈的路面,這是因為( )
A. 地上暗處是光發生鏡面發射 B. 地上發亮處是光發生鏡面發射
C. 地上發亮處是光發生漫反射 D. 地上發亮處和暗處都發生鏡面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 光現象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B. 反射時,光不遵守反射定律
C.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光速一定相等
D. 反射角可以小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 光現象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物體A B高1.6 m,平面鏡C D高0.6 m,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為2 m。下列關于物、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物體通過該平面鏡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與平面鏡的高相同,為0.6 m
C. 物體與像的距離為2 m D. 像高與物體的高相同,為1.6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