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圖甲為人敲鼓,能發出悅耳動聽的鼓聲,這鼓聲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產生的,并經_________傳入人耳,鼓面的振動看不
見,是通過_________來反映的,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___;圖乙中,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鈴聲越來越_____,由此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內的空氣全部抽出,鈴聲就_____,說明聲音的傳播離不開________________,所以在月球上說話必須通過_________ 來進行, 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若不小心把氣球弄破,它會發出“啪”的響聲,這是因為氣球的氣是使勁吹進去或用打氣筒壓進去的,即氣球里充滿了壓縮氣體,當球破裂時,球內的壓縮氣體的體積會突然迅速膨脹,從而引起周圍空氣的急劇振動,所以發出“啪”的聲音。類似的發聲現象還有很多,諸如:
例1: ;
例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 m/s。北宋時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有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時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太陽上面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劇烈的大爆炸,但是我們卻絲毫聽不到這巨大的爆炸聲,其原因是( )
A、太陽離我們太遠了 B、真空不能傳聲
C、我們平時沒有注意聽 D、以上答案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第一次測定鑄鐵里的聲速是在巴黎。具體的方法是:將鑄鐵自來水管中的水放盡,然后在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聽到了兩次響聲,測得兩次相聲相隔2.5 s,已知鑄鐵管長913m,空氣中的聲速是340 m/s,求聲在鑄鐵中的傳播速度。
探索與實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小學生發現蜜蜂發聲并不靠翅膀
2003年8月,湖北監利縣科技副縣長到黃歇口鎮中心小學,看望一位名叫聶利的六年級小學生,并向她請教一個問題:蜜蜂到底靠什么發出“嗡嗡”聲?“蜜蜂有自己的發聲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聶利響亮的回答。
這個結論,是聶利對蜜蜂進行了一年多的貫徹和試驗后得出的。
2001年秋,聶利從《小學自然學習輔導》一書中得知,蜜蜂、蒼蠅、蚊子等昆蟲都是啞巴,它們沒有發聲器官,“嗡嗡”聲來自翅膀的振動,如果翅膀停止振動,聲音也就停止了。
去年春天,聶利到一個養蜂場去玩,發現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并沒有扇動,仍然嗡嗡叫個不停,于是她對教材、科普讀物和老師的講解產生了質疑,并開始了對蜜蜂的試驗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出聲音。她剪去蜜蜂的雙翅,也能聽到蜜蜂的叫聲。兩種方法交替進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試驗結果表明:蜜蜂不振動翅膀也能發聲。為了探究蜜蜂的發聲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鏡仔細查找,觀察了一個多月,終于在蜜蜂的雙翅根部發現兩粒比油菜籽還小的黑點。蜜蜂叫時,黑點上下鼓動。她用大頭針捅破小黑點,蜜蜂就不發聲了。她又找來一些蜜蜂,不損傷雙翅,只刺破小黑點,放在蚊帳里,蜜蜂飛來飛去,再也沒有發出聲音。這項試驗她又反復做了10次,結果都一樣。她將這一發現寫成論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該篇論文在蘭州市舉行的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榮獲大賽優秀科技項目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
你從上文中能得到什么啟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