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今天(農歷五月十七)的月相是上弦月
B.放入磁場中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為該處的磁場方向
C.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D.升旗時使用旗桿頂端的滑輪是為了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吳在泡溫泉時聽了工作人員對溫泉來源的介紹后,設想使用地熱資源解決冬天的供暖問題,于是設計了如圖的方案。關于此方案涉及的科學知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水增加的內能主要是地熱中的能量轉移而來的
B.管道采用的是導熱性能好的材料
C.管壁所處的深度越大,受到水的壓強越小
D.管道中的水可循環使用,有利于節約水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為某電烤箱銘牌,如圖虛線框內所示是其內部簡化電路圖,R1和R2均為電熱絲。
求:(1)電烤箱在高溫檔工作10分鐘所消耗的電能。
(2)電路中R2的阻值。
(3)若在電路中加一個“限高溫開關”,當電烤箱超過一定溫度時能自動斷開電路。該開關最好安裝在A、B、C中的 點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轎車在行駛過程中小馬看到路邊的樹向后退,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2)若轎車的總質量是1600千克,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是0.04m2,則轎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多少?
(3)轎車以60千瓦的恒定功率行駛,10 s內發動機做功多少?
(4)在限速70千米/時的某路段,小馬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測得肇事轎車留下的剎車痕跡(制動距離)長為27米。
查閱資料得知轎車以不同速度行駛時,反應距離、制動距離、停車距離的統計數據如表:
速度(千米/時) | 反應距離(米) | 制動距離(米) | 停車距離 (米) |
20 | 5 | 3 | 8 |
40 | 10 | 12 | 22 |
80 | 20 | 48 | 68 |
100 | 25 | 75 | 100 |
(注:反應距離指司機發現情況到踩下剎車這段時間汽車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指踩
下剎車后汽車滑行的距離;停車距離指司機發現情況到汽車停止的距離,它等于反應距離加上制動距離。)
根據上表的數據可以判斷出該肇事轎車 (填“超速”、“不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樓想測量某個僅標有“0.25 A”字樣的燈泡的額定功率。電源電壓為6 V且恒定。
(1)檢查器材時,小樓發現電壓表存在圖甲所示的兩個問題:一是
指針位置不對;二是部分刻度模糊。出現指針位置不對的原因是 。
(2)小樓認為不更換電壓表也能測出燈泡的額定功率。他進行了如下操作:
解決了指針問題后,按規范步驟連接好電路(如圖乙),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當燈泡正常發光時,滑片正好在變阻器的中點。在滑片移動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從0.2 A增大到0.25 A,而電壓表示數從2.0伏開
始增大。
(3)小樓的同桌依據實驗數據計算如下:
小樓發現步驟b的結果有錯,請你指出錯誤原因 。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實驗。
(1)小金用彈簧秤水平向左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示數如圖甲所示。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等于”)彈簧秤示數。
(2)小王在用同一裝置重做小金的實驗時,發現彈簧秤示數不穩定,某時刻彈簧秤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N。
(3)為解決上述問題,小王對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丙的改進。他拉著足夠長的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運動,讀出彈簧秤示數,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填等于、不等于)彈簧秤示數。
(4)實驗后,聰明的小鄭認為如果僅比較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不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請你舉出一個不用二力平衡原理比較滑動摩擦力大小的例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明設計了一個道路限載報警器(圖甲),R0是變阻器,R是壓敏電阻。R的電阻大小隨壓力大小變化關系如圖乙。當超載車輛通過壓敏電阻時,限載報警器就會報警。
(1)調試好電路,閉合開關S1和S2,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 (填“燈亮”、“鈴
響”)
(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壓能力比村道路要強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載報警器應用到主干道,就要適當調高報警的限載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填編號)。
A.把變阻器R0的滑片適當左移
B.把電源1的電壓適當增大
C.把彈簧AB的A端適當左移
D.把電磁鐵C適當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塊實心的冰塊,用細線拴住浸沒在水
中,固定在容器底(如圖)。冰塊熔化過程中(不考慮水的蒸發和溫度的影響,ρ冰=0.9×103 kg/m3),容
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將 (填“增大”、“減小”、“不變”),臺秤的示數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某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5米處,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鏡面向平面鏡運動6秒后,像與鏡面距離為 米。
(2)他通過另一平面鏡看到A物體(如圖),請在圖示光線上標出光的傳播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