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從課本的密度中發現,在一些常見的金屬中,鋁密度最小,她想知道鋁有哪些用途,于是查閱了有關資料,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1:在金屬的家庭中,鋁密度小且很軟,人們在純鋁中加入4%的銅與少量的鎂、錳、硅、鐵等,制出了硬鋁,這樣即保持了密度小,又克服了純侶軟的特點,這種合金廣泛應用在飛機制造上,一架普通的飛機,差不多要用50萬個硬鋁制成的鉚釘。另外,飛機的外殼、機翼、機尾、螺旋漿、引擎的許多部件也是用硬鋁做的,如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密封外殼與第二顆人造衛星的動物艙,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鋁合金做的。這種合金還廣泛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信息2:本來鋁的密度已經夠小的了,可是1958年以來人們又研制了密度更小的鋁——泡沫鋁。在泡沫鋁的“肚子里”盡是氫氣泡,放在水里,它會像木頭一樣浮在水面上,人們測試1m3的泡沫鋁只有178kg。中外泡沫鋁能保溫、隔音、不易銹蝕等優點,目前用泡沫鋁來制造飛機和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根據以上信息,并結合自己對密度知識的理解,試回答下列問題:
(1)泡沫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它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鋁的優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制造飛機為什么不用硬度很高的鋼和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剛才的閱讀,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說出一點即可)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0~0.6A”和“0~3A”兩個量程的電流表,實驗中用“0~0.6A”這一量程,但這一量程的刻度值不夠清楚。某次測量中,從“0~3A”量程的刻度盤上發現指針正好指在2.3A的刻度線上,則實際電流大小為 ( )
A. 0.7A B. 2.3A C. 0.43A D. 0.4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物體被移到月球上質量將變小 B.1㎏鐵塊的質量比1㎏木頭質量大
C.一塊冰熔化成水,其質量減少 D.將鐵塊拉成鐵絲,其質量不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一種小兒用藥的用法用量寫到:
【用法用量】溶于40℃以下的溫開水內服,成人一天8~16袋,分2~3次服用;小兒一天30 mg/kg體重,分2次服.
【共有】: 0.125g×12袋
根據以上數據,如果一個小孩的質量是16kg,則每次用量是________袋,________天內能將此盒藥用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實驗時,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甲(或乙)液體在不同體積時的質量,下表記錄的是實驗測得的數據及求得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物質 | 實驗次數 | 體積(cm3) | 質量 (g) | 質量/體積(g/cm3) |
甲 | 1 | 10 | 18 | 1.8 |
2 | 20 | 36 | 1.8 | |
3 | 30 | 54 | 1.8 | |
乙 | 4 | 10 | 8 | 0.80 |
5 | 20 | 16 | 0.80 | |
6 | 30 | 24 | 0.80 |
①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次數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的體積及質量變化的倍數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 。
②分析上表中實驗次數 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液體,它們的質量是不同的。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
B、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表示鐵的質量大于鋁的質量
C、銅的密度是8.9 x 103kg/m3 ,表示lm3銅的質量為8. 9 x 103kg
D、一鋼瓶中充滿氧氣時氧氣的密度為ρ;當用完一半后,鋼瓶中的氧氣的密度還是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惠玲同學做了“測食用油密度”的實驗,且其小組同學對她的實驗進行了評估與交流。
(1)惠玲同學實驗過程:
a.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圖所示,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了。于是,她立即準備將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開始測量。可可組長馬上給她提示“等等……”。惠玲同學立即明白了,還應將天平的 ,再調節 ,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
b.用已調節平衡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
c.向燒杯內倒入適量食用油,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2;
d.把燒杯內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內,讀出量筒內食用油的體積為V;
e.測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達式是:ρ油= 。
(2)小組中佳莉同學認為這樣操作過程還存在問題,猜想油倒入量筒內,倒不干凈,會影響實驗結果。于是,大家在各種規格的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放置一會兒,將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數據:
燒杯規格 | 500ml | 250ml | 100 ml | 50ml |
空杯質量/g | 146 | 100 | 46 | 34.5 |
杯和剩余油的質量/g | 151 | 103 | 48.5 | 35.8 |
通過上述多次實驗,驗證了佳莉同學的猜想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若實驗使用的是100 ml的燒杯,則計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質量時,需要減 g,否則其測得的密度值將會比實際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
(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請你改進惠玲同學測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
a. 用已調節平衡的天平測出燒杯和
的總質量m;
b. 把燒杯內的食用油適量倒入量筒內,讀出量筒內食用油的體積V;
c. 用天平測出燒杯和 的總質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由同種材料制成的三根電阻絲,已知它們的長度關系L1>L2=L3,橫截面積的關系為S1=S2<S3,現將它們串聯接入電路,關于它們的電阻和通過他們的電流,正確的是:
A.R1<R2=R3 ,I1=I2=I3 ; B.R1=R2>R3, I1=I2>I3 ;
C.R1>R2>R3,I1>I2>I3 ; D.R1>R2>R3, I1=I2=I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