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 兩個長方體鋁塊、兩個長方體鐵塊、天平、刻度尺 | |||||||||||||||||||||||||
表格 |
| |||||||||||||||||||||||||
數據分析 | 分析上表中1、2或3、4組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成正比. 分析上表中的2、3組數據,可知得出結論: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 | |||||||||||||||||||||||||
結論 | 以上說明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反應物質的一種特性,從而引入密度的概念. | |||||||||||||||||||||||||
問題討論 | 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石塊的密度,這是運用了組合法.實驗中得到如下數據.
|
過程步驟 | ①把燒杯中的液體向量筒內倒入一部分,讀出液體的體積V;②用天平秤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2;③用天平秤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如圖所示);④將m、V帶入公式中,算出液體的密度ρ;⑤根據m1、m2算出液體的質量m. 正確的操作步驟排序是:③①②⑤④ | |||||||||||
數據表格 | 請根據圖示,將下列空格填好.
| ![]() |
分析 (1)①本實驗需要用天平測量鋁塊、鐵塊的質量;
②求出第四次實驗質量和體積的比值;
③分析表中數據1、2,2、3的特點,得出相應的結論;
④在物理上用密度表示物體質量和體積的比值;
⑤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物體的密度,運用了組合法;根據密度的變形公式m=ρV計算質量;
(2)測液體密度,先測出液體的體積與質量,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液體的密度;由圖示天平讀出其示數,然后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分析答題.
解答 解:
(1)①本實驗需要測量物體的質量,需要測量工具天平;
②第四次實驗鐵塊質量和體積的比值$\frac{158g}{20c{m}^{3}}$=7.9g/cm3;
③比較1、2兩次實驗,都是鋁塊,質量m和體積V發生了變化,但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沒變,所以可以得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
比較2、3兩次實驗數據,2是鋁塊,3是鐵塊,質量相同,體積不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所以可以得出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
④在物理學中,用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反應物質的一種特性,從而引入密度的概念;
⑤由公式ρ=$\frac{m}{V}$可知,密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石塊的密度,運用了組合法;
石塊的質量:m=ρV=2.2g/cm3×20cm3=44g.
(2)測量液體實驗中,應先測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再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測出體積,再測剩余液體和燒杯的質量,因此正確操作步驟順序為③①②⑤④;
在天平的標尺上,1g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的質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為0.2g;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50g+10g+0.4g=60.4g;
液體的質量為m=m1-m2=60.4g-48.4g=12g,
液體的密度:
ρ=$\frac{m}{V}$=$\frac{12g}{15c{m}^{3}}$=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為:
(1)天平;7.9;正比;一般不同;質量和體積的比值;
(2)③①②⑤④;60.4;12;0.8×103.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密度特性的探究及其測量,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有關,有關密度的測量,關鍵要掌握測量原理,注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序號 | 小球的質量(m/g) | 小球自由落下的高度(h/cm) | 木塊被撞后運動的距離(s/m) |
1 | 20 | 20 | 16 |
2 | 20 | 10 | 4 |
3 | 40 | 20 | 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托起兩個雞蛋約用10N的力 | |
B. | 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重約100N | |
C. | 一名普通中學生所受的重力約為450N | |
D. | 一張課桌所受的重力約為600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銅塊所受的重力 | B. | 銅塊所受浮力 | ||
C. | 銅塊所受重力與浮力之差 | D. | 銅塊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