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厘米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接著把光源換成蠟燭,調整好相關器材的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蠟燭到光具座的左端并點燃,再移動光屏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中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況符合實際的是( )
A. 若蠟燭放置在1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 若蠟燭放置在3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縮小的像
C. 若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 若蠟燭放置在45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6.2 密度 同步練習 題型:填空題
某一物體的質量為500g,被宇航員拿到太空做實驗,其質量變為為________ kg.若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遼寧省營口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B. 小提琴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也會不同
C. 外科醫生利用次聲波振動粉碎人體內的結石
D. 學校附近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單選題
把一個玻璃球分成A、B、C、D、E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其中能使平行光發散的是
A. A或C B. E C. B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華和小麗在觀摩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在轉彎時,身體和自行車都是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如圖甲所示。
(1)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彎道內側傾斜呢?小華提出了疑問,一旁的小麗說:“要想轉彎,必須受力,身體傾斜是為了給自行車一個向內側轉彎的力,”小華覺得小麗“要想轉彎,必須受力”的觀點很有道理,因為_____。
(2)我們平時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的傾斜沒有這么明顯,可為什么比賽時選手傾斜得這么明顯呢?且靠近內道的選手轉彎時比外道選手傾斜得更明顯,使騎行的自行車轉彎的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和小提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騎行的速度有關;
猜想二:可能與圓弧形跑道的半徑有關。
(3)接著,小華和小麗一起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里通過實驗驗證猜想一。
把半徑為0.5米的半圓軌道(左端連著橫桿)通過橫桿在O點與墻壁活動連接(能繞O點在豎直方向自由轉動),軌道置于壓力傳感器上時,傳感器示數為1牛,讓質量為30克的同一小鋼球分別從距離傳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處自由滾下,如圖乙所示,觀察、記錄每次壓力傳感器達到的最大示數(注:小鋼球到達最低點時的示數最大),記錄如下表。
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
若要驗證猜想二,從控制變量角度考慮,需對上述實驗進行哪兩項改變?(不考慮小鋼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①_____;②_____。
(4)實驗后,他倆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讓騎行的自行車轉彎需要的力還可能與人和車的總質量有關。于是,他倆又展開了后續實驗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1.1第一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同步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測量球體的直徑,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轉動球體的某一方向在毫米刻度尺上,則此時球的直徑應取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1.1第一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同步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一位同學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測量一物體長度,各次測量結果分別是25.43cm、25.45cm、25.46cm,則此物長應是( )
A. 25.44cm B. 25.45cm C. 25.46cm D. 25. 47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為A、B兩小車向右運動過程的頻閃照片.它表示兩個小球在相等的時間間隔所在的位置,則對A、B兩小車的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 小車A做變速運動,小車B做勻速運動
B. 小車A做勻速運動,小車B做變速運動
C. 小車A、B都做勻速運動
D. 小車A、B都做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第5節 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同步練習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路,閉合開關,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 燈L1、L2串聯 B. 電流表測燈L1電流 C. 電流表測燈L2電流 D. 電流表測總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