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裝置: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把刻度尺,將一透明薄玻璃板豎直放在刻度尺上,并使玻璃與刻度尺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 、
豎直立于玻璃板兩側的刻度尺上。
(1)該實驗選取透明薄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是為了能在觀察到 蠟燭經透明薄玻璃板所成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_______,從而巧妙的解決了對蠟燭
的像進行觀察和測量的問題。
(2)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 和
,是為了比較__________的關系。
(1)蠟燭B (2)像與物體大小
【解析】
試題分析: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能否與A的像完全重合,同時解決了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實驗現象表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1)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
(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 和
,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大小的關系。
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通州區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A.路燈下行走,出現人影相隨B.清晨起床后對著鏡子梳妝打扮
C.清澈的池底看起來變淺了D.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海淀區中考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雨同學用壓強傳感器測量水面以下壓強大小與深度的關系,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從表中的數據可以歸納出水面下壓強大小 與深度
的關系式為:
________________。
0 | 0.1 | 0.2 | 0.3 | 0.4 | 0.5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海淀區中考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物體不受力,則其運動狀態一定不發生改變
B.空中的石塊加速落向地面的過程中,地球對石塊的引力大小一定定等于石塊對地球的引力大小
C.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來越大,是因為排球具有慣性
D.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所受的合力一定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昌平區初三年級第二次統一練習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甲是某中學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水中物體的裝置示意圖。DB是以O點為轉軸的水平杠桿,杠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D的長度為2m。水平地面上的配重E通過細繩豎直拉著杠桿D端,配重E的質量mE為250kg。安裝在杠桿DB上的行走裝置由支架、動滑輪X、提升電動機、定滑輪K構成,行走裝置的質量m為20kg。電動機Q可以通過定滑輪S和動滑輪X拉動行走裝置沿BO水平滑動。固定在提升電動機下的定滑輪K和動滑輪M組成滑輪組Y,當行走裝置處于杠桿DB上C點的位置時,提升電動機拉動繩子H端,通過滑輪組Y豎直提升水中的圓柱體A。圓柱體A完全在水中,以0.1m/s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Y的機械效率為η1,配重E對地面的壓強為p1;物體A以原來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全部露出水面后,最終停在空中某高度時,配重E對地面的壓強為p2;喗MY提升物體A的過程中,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始終為零,杠桿D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電動機H處繩子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已知圓柱體A的質量mA為60kg,底面積為30dm2,p1與p2之比為4∶1。物體A被打撈出水面后,停留在一定高度,電動機Q開始拉動行走裝置。在行走裝置以0.05m/s的速度水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電動機Q處拉力T的功率為5W,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為F。細繩和杠桿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水對物體的阻力均忽略不計,g取10N/kg。
求:(1)動滑輪M所受的重力;(2)機械效率η1;(3)OC的長度;(4)拉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