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地區的冬季出現了極端嚴寒天氣,給當地人們生活帶來一定危害。
(1)極寒天氣容易引發凍雨,其過程是液態的降水與溫度低于0℃的物體(如電線、樹枝)接觸形成冰層,這一物態變化稱為 。
(2)極寒天氣造成路面結冰,使汽車車輪與路面間的 變小,導致剎車變得困難而易引發交通事故。
(3)極寒天氣加劇了部分地區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空氣中的 增加,從而易引發酸雨。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江陰月城中學初二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
A.推土機對泥土的推力
B.大象對蹺蹺板的壓力
C.地球對月亮的引力
D.繩子對小車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玉溪紅塔區第一學區初二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首先要把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一直線上,然后點燃蠟燭,調整三者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 ,這樣做的目的是 ,若凸透鏡焦距為10cm,將一物體放在距透鏡處40cm將成 像(填實像或者虛像), 就是應用這一成像性質的光學儀器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玉溪紅塔區第一學區初二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不變
B.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C.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
D.天上飄落的雪花,是非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下面是小紅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實例,其中是用了“轉換法”來研究的實例是( )
A.通過測200張紙的厚度來測1張紙的厚度
B.通過研究紅墨水的擴散現象來認識分子的運動情況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控制電阻(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
D.研究電阻串聯的規律時,兩個5Ω的電阻串聯起來可以用一個10Ω的電阻替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滴管從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覺涼涼的,小明就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兩種猜想,猜想1:酒精的溫度低于手的溫度;猜想2:酒精蒸發時吸熱,有致冷作用,隨后,他在燒杯中倒入適量酒精,用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測量手的溫度t1和燒杯中酒精的溫度t2,并重復多次,均發現t1>t2,由此,他( )
A.只能驗證猜想1 B.只能驗證猜想2
C.既能驗證猜想1,也能驗證猜想2 D. 既不能驗證猜想1,也不能驗證猜想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一輛普通的電動自行車,下列關于電動自行車的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它的把手屬于省力杠桿
B.它左側(或右側)前后兩個轉向燈雖同時亮同時滅但它們是并聯的
C.它的電池在充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當遇到緊急情況剎車時它的動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煤氣燃具、天然氣燃具在燃燒燃氣時(視作完全燃燒),相同時間放出熱量相同。[已知:燃氣熱值約,天然氣熱值約為
,
]
(1)要把同一壺水燒開,所用的時間( )
A.燒煤氣較快 B.燒天然氣較快 C.兩者同樣快
(2)不計熱損失,要把同一壺水燒開,所用燃氣體積較多的是 。(選填:“煤氣”或“天燃氣”)
(3)質量2kg的100℃開水降溫到50℃時,水向外界傳遞的熱量是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