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實驗小組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數據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
(1)實驗時,應_______拉動彈簧力測力計.使鉤碼上升.并由彈簧測力計讀出繩于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同時用_____測出鉤碼上升高度.
(2)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可得結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__(高、低)
(3)第3次實驗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J.機械效率是____.
(4)由第2,3次試驗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有關.
【答案】 勻速緩慢豎直 刻度尺 高 0.4 72.72% 動滑輪所受重力
【解析】(1)實驗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力測力計,使鉤碼上升,并由彈簧測力計讀出繩于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高度.
(2)比較1、2組實驗數據可知,兩次使用同一滑輪組,第二次比第一次提升的鉤碼重,機械效率高,即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3)實驗3中,有用功:W有=Gh=4N×0.1m=0.4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4)由實驗2、3實驗可知,有用功相同,總功增大,額外功增大,機械效率降低;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動滑輪的重有關.
故答案為:(1). 勻速緩慢豎直 (2). 刻度尺 (3). 高 (4). 0.4 (5). 72.72% (6). 動滑輪所受重力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電流、電壓和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只要將導體連入電路,電路中就有電流 B. 導體中通過的電流越大,它的電阻越小
C. 有電流通過的小燈泡,其兩端不一定有電壓 D. 導體兩端電壓越大,通過該導體的電流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固定凸透鏡的位置不動,當他將蠟燭和光屏調節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的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上方。
(1)小明為了使蠟燭的像成在光屏中心,他應該向_______ 調整凸透鏡的高度。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_________填(“放大鏡”“投影儀”“照相機”)相同。
(2)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小明需要將蠟燭從如圖所示位置向左移動______cm以上,調整光屏位置才能得到倒立,縮小的像。成像清晰后,小明再將一個近視鏡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這時候他需要向_____(左、右)調整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燭焰成虛像,小明的眼睛應該在__________一側觀察(“燭焰”“光屏”)
(4)小明是一個近視眼,這時他拿起一個透鏡放在眼前,如圖所示,該透鏡_____ (能、不能)對他的近視眼起到一定的校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我國長江中下地區持續干旱,當地多次使用干冰實施人工降雨。撒在云層上的干冰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水滴形成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在汽車的制造中涉及到許多物理知識:
(1)汽油機是汽車的“心臟”,它的_______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有的汽車尾部設計安裝了一種“氣流偏導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當于一個倒置的機翼(如下圖所示),當汽車高速行駛時,氣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_____,汽車能產生較大的抓地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燈泡額定電壓是24 V,正常發光時燈絲電阻為16Ω,若想使該燈泡在電源電壓為36V的電路中正常發光,可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阻值為______Ω的電阻;燈工作一段時間后,燈泡壁會變黑,這是______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利用U形管壓強計和裝有水的大燒杯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實驗前,他注意到U形管兩邊的液面已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如圖甲所示。
(1)當他將金屬盒浸沒于水中后,發現U形管兩端液面如圖乙所示的情景,則實驗裝置可能出現了____問題。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將金屬盒子浸沒于水中,發現隨著金屬盒沒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逐漸變大,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液體內部的壓強與____有關。
(3)接著小強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則應保持____不變。
(4)小強保持丙圖中金屬盒的位置不變,并將一杯濃鹽水倒入燒杯中攪勻后,形成如圖丁所示的實驗情景。比較丙、丁兩次實驗,小強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可靠?____。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