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 | 1 | 2 | 3 |
鉤碼重G/N | 4 | 4 | 6 |
鉤碼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繩端拉力F/N | 1.8 | 1.6 | 1.8 |
繩端移動距離s/m | 0.3 | 0.4 | |
機械效率η | 74.1% | 62.5% |
分析 (1)應豎直勻速拉動測力計,這樣拉力大小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穩定;
(2)根據s=nh確定繩子的股數,判斷是哪一個滑輪組;
(3)比較實驗1和2的條件和機械效率大小,可得出動滑輪個數多少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
(4)根據表中實驗數據求出繩子移動的距離,應用效率公式求出滑輪組效率.
解答 解:
(1)實驗中應該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保證拉力大小恒定;
(2)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根據s=nh,由第2次實驗數據n=$\frac{s}{h}$=$\frac{0.4m}{0.1m}$=4,由圖示滑輪組可知,實驗使用的是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由表中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據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動滑輪的質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4)由表中第2次實驗數據可知,繩端移動的距離是鉤碼上升高度的4倍,第三次實驗使用同樣的裝置,則第3次實驗:繩端移動距離s=4h;
機械效率η=$\frac{{W}_{有}}{{W}_{總}}$=$\frac{Gh}{Fs}$=$\frac{Gh}{Fnh}$=$\frac{G}{nF}$=$\frac{6N}{4×1.8N}$×100%≈83.3%.
故答案為:(1)勻速;(2)乙;(3)越低;(4)83.3%.
點評 在此實驗中,對滑輪組的分析、機械效率公式的運用是實驗的基礎,同時,實驗中分別探究了機械效率高低與動滑輪個數、提升物體重力等多個量的關系,因此,控制變量法的運用也十分關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 |
B. |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現 | |
C. | 將蠟燭向玻璃板靠近時像會變大 | |
D. | 物體靠近玻璃板時,所成的像將遠離玻璃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托里拆利實驗精確地測出大氣壓的數值 | |
B. | 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 |
C. | 法拉第通過實驗研究了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 |
D. | 焦耳最先準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過程要吸熱,是升華現象 | |
B. | 夏天,雪糕周圍冒“白氣”的過程要放熱,是汽化現象 | |
C. | 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過程要吸熱,是液化現象 | |
D. | 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入室內,鏡片變“模糊”的過程要放熱,是液化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教室內日光燈正常發光時,電流大約為0.2A | |
B. | 空調的電功率大約為100W | |
C. | 電冰箱正常工作一個小時,耗電大約1kW•h | |
D. |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是36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