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筆桿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膠套,可以增大摩擦 | |
B. | 筆在紙上寫的字不易擦去,是因為分子不運動 | |
C. | 筆彈起離開桌面繼續上升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 |
D. | 筆彈起離開桌面上升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據此分析判斷;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3)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4)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不計阻力,機械能守恒.
解答 解:
A、筆桿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膠套,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正確;
B、筆在紙上寫的字不易擦去,是因為墨水發生了擴散現象(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墨水進入了紙中,故B錯誤;
C、筆彈起離開桌面繼續上升是因為筆本身具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的作用,故C錯誤;
D、筆彈起離開桌面上升過程中,筆的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即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摩擦、慣性、分子運動、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常見題目.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過程結論 | ①如圖所示,點燃蠟燭A豎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移動,使蠟燭B與A的像完全重合,記下A與B的位置,移動點燃的蠟燭A,重做實驗. ②用刻度尺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發現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豎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側觀察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承接蠟燭A的像. | ![]() |
方法 | 用外形相同的蠟燭B來確定蠟燭A成像的位置,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 |
問題討論 | 若把上述實驗中的玻璃板換成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蠟燭A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移動光屏可承接倒立、放大的實像.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鹽水濃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點(℃)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0.4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個燈泡串聯 | B. | 開關只能控制燈L1 | ||
C. | 電流表測的是燈泡L1的電流 | D. | 電流方向從電流表到開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