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某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過程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物質是非晶體
B. t1時刻物體的內能比t4時刻小
C. t2時刻物體的內能比t3時刻大
D. 在溫度為0 ℃時,物質開始變為固態
【答案】C
【解析】
結合以下知識,對照圖像進行解答:
首先掌握晶體在凝固過程中的特點: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但不斷放熱,凝固過程中的溫度叫做凝固點;晶體在凝固前處于液態,凝固過程處于固液共存態,凝固完后處于固態;晶體在凝固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不斷放熱,內能減小;任何物質的分子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內能不可能為零。
A、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在一定溫度下凝固,所以是晶體,故A錯誤;
B、t1時刻溫度比t4時刻溫度高,由于物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所以t1時刻物體分子動能比t4時大,故B錯誤;
C、t2時刻與t3時刻物體的溫度相同,但是從t2時刻到t3時刻,物體要放出熱量,因此t2時刻物體內能比t3時大,故C正確;
D、在溫度為0℃時,沒有到達熔點,物質為液態,故D錯誤。
故選:C。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用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的實驗電路圖,在這個實驗中:
(1)測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原理是____.(用公式表示)
(2)將開關S閉合后,發現電流表和電壓表指針偏轉出現圖乙的現象,這是由于電流表____,電壓表____.
(3)將開關S閉合后,若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這是由于____造成的(電路連接完好).
(4)將開關S閉合后,若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這是由于____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在科技館參觀時發現這樣一個展品,在水平軌道上有一列小火車,車廂頂部有兩個孔P和Q,小火車在軌道上沿直線勻速運動,如圖所示,當小火車即將經過“∩”型框架的下方時,從Q孔中豎直向上彈出一個小球。不計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關于小球的落點及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小球能落入P孔是因為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大于慣性
B. 小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小球速度為零
C. 小球能落回到Q孔是因為小球具有慣性,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
D. 若在小球彈出的同時,火車突然加速,小球由于具有慣性仍能恰好落回原來的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麗學習了電磁感應現象后,就想:產生的感應電流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呢? 她找到幾個要好的同學開始了討論和猜想:既然運動有快慢之分、磁場有強弱之分,那么感應電流的大小是否與這兩者有關呢?于是她們開始做實驗,首先按照課堂上探究電磁感應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重新安裝了儀器,并且準備了磁性強弱不同的磁鐵,以便改變磁場的強弱.閉合電路后她先改變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的快慢,觀察電流表擺動的幅度大小.發現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的速度越大,電流表的指針擺動幅度越大;然后她又保持導體的運動快慢不變,換用磁性強的磁鐵來實驗,發現磁性越強,電流表指針擺動的幅度越大.對于這么重大的發現,她高興不已。通過以上的閱讀,回答以下問題:
(1)小麗從自己的實驗中能得出什么結論?
(2)她們在實驗中主要用了哪兩種研究方法?具體是如何使用的?
(3)要產生更大的電流,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4)請你解釋一下為什么搖動手搖發電機的手柄越快,燈泡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麗同學學習了電流的磁效應后,知道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并且探究出了電流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后來又學習了磁場對通電導體有力的作用,并且知道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都有關.
小麗想:如果把兩根通電導體靠得很近時,任何一根導體都處在另一根導體的磁場中,這樣兩根導線之間便會有力的作用.那會是怎樣的作用呢?
她把這一想法告訴幾個同學,并相互提出了觀點:
小明說:“兩條導線會相互吸引.”
小華說:“兩條導線會也許會相互排斥.”
小紅說:“別費勁了,誰見過電線桿上的兩條電線相互打架嗎?”
到底誰對呢?于是他們一起去找趙老師希望能得到老師的幫助.趙老師帶他們到實驗室讓他們自己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
于是他們來到實驗室設計了一個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實驗中A、B兩段導線相互靠近時,閉合開關后發現,兩根導線會相互吸引.小明得意地說:“我對了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當兩根通電導線靠得很近時,它們是相互吸引的.”小華和小紅沒出聲,算是默認了.
小麗想了想,說“別忙于下結論.”隨后,小麗改變了其中一根導線的電流方向,如圖乙所示,結果變成了相互排斥.小麗接著說現在可以下結論了.
請你通過上述材料結合自己的知識回答:
⑴請你小麗是根據什么判斷出當把其中一根導線中的電流方向改變,兩通電導線會由相互吸引變為相互排斥.
⑵文章最后說“現在可以下結論了”,你認為正確的結論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實驗中,將小鐵球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觀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軌跡如圖甲中虛線OA所示。在OA方向的側旁放一磁鐵,再次將小鐵球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觀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軌跡如圖乙中虛線OB所示。由上述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 小鐵球在桌面上繼續運動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 磁鐵對小鐵球沒有作用力
C. 力可以改變小鐵球的運動方向
D. 力可以使小鐵球發生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溫度計測量液體吸收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并用鐘表記錄加熱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物質 | 質量/g | 初始溫度/℃ | 加熱時間/min | 最后溫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實驗過程中控制加熱時間相同,通過比較 來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差異.
(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_________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3)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不同,物質的這種特性用 這個物理量來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都相同。下列 四項操作中,會使杠桿右端下傾的是( )
①將杠桿兩側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小格
②將杠桿兩側的鉤碼同時各向內移動一小格
③在杠桿的兩側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
④在杠桿的兩側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質量為3kg、底面積為100 cm2、裝有20 cm深的水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計。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兩實心物塊,已知A物塊的體積是B物塊體積的2倍。當把A、B兩物塊用細線相連放入水中時,兩物塊恰好懸浮,且沒有水溢出,如圖所示,現剪斷細線,穩定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50 Pa,物塊A有1/4體積露出水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物體體積為 50cm3
B. B物體密度為3×103kg/m3
C. 物體A、B放入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5.3×103Pa
D. 細線剪斷待B靜止后,B對容器底的壓力為1.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