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②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桶和排開的水的總重G總 ③把小石塊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石塊所排開的水;同時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F,算出物體所受浮力F浮 ④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石塊所受的重力G石 ⑤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正確的操作步驟順序是:①④③②⑤ | ![]() | ||||||||||||
表格 |
| |||||||||||||
結論 | ![]()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F浮和V排的關系圖象中的圖線來表示,它應是圖象a. |
分析 步驟:要先測小石塊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把小石塊沒入水中,測出小石塊受到的浮力,最后再測出桶和溢出水的重力,比較得到結論;
表格:由稱重法算出小石塊受到的浮力;
由桶和排開的水總重與小桶的重力的差算出排開的水所受重力;
結論:比較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可得結論;
由實驗結論分析可得F浮和V排的關系圖象.
解答 解:
【步驟】為了便于操作和進行正確的測量,該實驗合理的順序是: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所受的重力的重力G桶
④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石塊所受的重力G石
③把小鐵塊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石塊所排開的水;同時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F,算出物體所受浮力F浮
②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桶和排開的水的總重G總
⑤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表格】
(1)石塊所受浮力F浮=G石-F=1.2N-0.2N=1N;
(2)排開的水所受重力G排=G總-G桶=1.3N-0.3N=1N;
【結論】
(1)表格中數據可得:F浮=G排,即: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2)由F浮=G排=ρ液gV排知,液體密度一定時,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成正比,故F浮和V排的關系圖象應用圖線a來表示.
故答案為:
步驟:①④③②⑤;
表格如下
小桶的重力G桶/N | 石塊的重力G石/N | 測力計示數F/N | 石塊所受浮力F浮/N | 桶和排開的水總重G總/N | 排開的水所受重力G排/N |
0.3 | 1.2 | 0.2 | 1 | 1.3 | 1 |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關于實驗順序要注意:要先測物體的重力,再測物體的浮力,最后再測排出水的重力.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行車的輪胎做得凹凸不平是為了增大對地面的壓強 | |
B. | 上坡前加緊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慣性,使車上坡更輕松 | |
C. | 將坐墊做得較寬,是為了減小人對坐墊的壓力,從而減小壓強 | |
D. | 自行車的剎車把相當于是一個省力杠桿,用力捏剎車閘可增大摩擦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水平拉力F和木塊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 |
B. | 木塊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 |
C. | 木塊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木塊M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 |
D. | 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塊m將向右傾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水對杯底的壓強一定增大 | B. | 水對杯底的壓強可能不變 | ||
C. | 水對杯底的壓力可能增大 | D. | 燒杯對桌面的壓力一定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會產生相互作用的彈力 | |
B. | 只有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才能產生彈力 | |
C. | 兩物體有彈力作用,物體不一定發生了彈性形變 | |
D. | 產生彈力的兩個物體不一定要相互接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