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沈仔細同學在研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
猜想三: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運動路徑有關.
他為了驗證猜想,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花泥(易產生塑性形變)若干塊,刻度尺一把,
體積相同、質量為m的小球3個和質量為2m的小球一個.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
為驗證猜想,他首先讓質量分別為m、2m的小球A、B從距花泥表面高H處由靜止下落,測得A、B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為h1和h2,如圖甲所示;然后讓質量為m的小球C從距花泥表面高3H處由靜止下落,質量為m的小球D從距花泥表面高3H的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后從管道下端豎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測得C、D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均為h3,且h1<h2<h3.請你完成下列內容:
(1)本實驗中,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
(2)分析圖甲所示的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當物體的_______、_______相同時,_______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3)分析圖乙所示的實驗現象,發現兩球運動的路徑不同,但陷入花泥的深度相同,由此可知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4)綜合分析圖甲、乙所示的實驗現象,還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球陷入花泥中的深度 高度 運動路徑 質量 無關 當物體的運動路徑、質量都相同時,所在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解析】解答:(1)本實驗中,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小球陷入花泥中的深度來反映;(2)圖甲中,比較A. B兩球,下落高度和運動路徑都相同,B球質量大于A球質量,發現B球陷入花泥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物體的高度、運動路徑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3)圖乙中,比較C. D兩球,兩球的質量相同,下落高度也相同,兩球的運動路徑不同,發現兩球陷入花泥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4)甲乙兩圖中,AC兩球的質量和運動路徑相同,高度不同,高度越高,陷入花泥深度越深,故結論為:當物體的運動路徑、質量都相同時,所在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學習光學知識后,小聰對有關實驗進行了思考和創新.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使用透明或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鏡的目的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2)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小聰拿出一支沒有點燃的和A處一樣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蠟燭和像 , 說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小聰用凸透鏡替換玻璃板,將其放置在AB中點且垂直AB的位置上,將光屏放置在B點時,發現光屏上恰好成了一個清晰倒立、等大的實像,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此時固定蠟燭,換用一個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則光屏需向(填“靠近”或“原理”)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在此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3日上午,我市舉辦了生態鄂州—環洋瀾湖健步走活動。已知路線全長6km,其中湖面棧橋長1km。通過棧橋時,小丹和小藍并肩同行,前一半路程以3m/s的速度慢跑,后一半路程以2m/s的速度快走。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棧橋時小丹和小藍之間相對靜止
B. 小丹和小藍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小丹和小藍看到水中的魚兒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小丹和小藍通過棧橋的平均速度是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壓縮了的彈簧旁,釋放彈簧,木塊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離開彈簧后,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此裝置可以用來探究彈性勢能和彈簧形變大小的關系
B. 木塊離開彈簧之前,彈簧的彈性勢能一直在減小
C. 木塊離開彈簧之后,木塊的動能逐漸減少
D. 木塊運動時,木塊所受的重力對木塊做了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圖示裝置“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研究對象是三腳小桌
B. 讓同一木塊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下落
C. 讓質量不同的木塊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下落
D. 用三腳小桌下陷的深度來表示木塊重力勢能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溫度計是實驗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據測溫液體的_______原理制成的.我國地域遼闊,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溫度差別很大.如圖(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時刻在三亞和北京觀測到的溫度計的示意圖.由圖可知,三亞此時溫度為_______℃,讀作______;北京此時溫度為_______℃,應讀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陽在做光學實驗時,將激光筆發出的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空氣與水的界面上,他發現進入到水中的光線沒有改變傳播方向,與入射光線的方向一致,如圖所示。小陽感到很有趣,又做了類似的實驗,如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空氣與玻璃的界面上,他發現進入到玻璃中的光線也沒有改變傳播方向,與入射光線的方向一致。由此,小陽的出一個實驗結論,“光在兩種透明介質中總是沿直線傳播的”,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小陽的結論是錯誤的,寫出簡要的實驗步驟和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約每隔8m水泥中插入一根長木條,將水泥路面割斷成一塊一塊的,然后再趁水泥還未完全固化時用帶有齒的輪在鋪設好的路面上劃出道道的橫線(如圖).對下述做法的分析,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最可能的是( )
A. 用帶有齒的輪在鋪設好的路面上劃出一道道的橫線,是為了使路面更加美觀
B. 用長木條將水泥路面割斷成一塊一塊的,是為了節約鋪設路面的水泥材料
C. 用長木條將水泥路面割斷成一塊一塊的,是為了防止由于熱膨脹導致路面損壞
D. 用長木條將水泥路面割斷成一塊一塊的,是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9日,位于我國廣東省珠海市東南320km的南海神狐海域正在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m進行試采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可燃冰有極強的燃燒力,1m3的可燃冰在常溫常壓下可釋放164m3的天然氣和產生0.8m3的淡水。已知可燃冰的密度為0.9g/cm3,合________kg/m3,則1.8kg的可燃冰體積為________m3,常溫常壓下可產生質量為________kg的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