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師用“試管爬升”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兩個直徑相差很小的平底試管,將細試管底部插入裝滿水的粗試管內,再將兩試管迅速倒置(保持豎直),會看到細試管慢慢“爬進”粗試管里,如圖23所示,細試管能否在粗試管內豎直向上“爬升”,取決于開始時插入粗試管的深度,如果插入過淺細試管就不能自動上升。若細試管的重為G,外直徑為d,水的密度為ρ0,大氣壓強為p0,請你通過推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細試管在“爬升”時,受到大氣對它豎直向上的壓力是多少?
(2)細試管開始插入的深度h0滿足什么條件時,它剛好可以向上“爬升”。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4G牌照,宣告我國通信行業進入4G時代。4G時代的到來,將使我們可以使用4G手機隨時隨地進行無線網絡登錄。對于手機無線上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電磁波傳輸數字信號 B.使用電磁波傳輸模擬信號
c.使用超聲波傳輸數字信號 D.使用紅外線傳輸模擬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它可達到的最大下潛深度為7km,具有無動力下潛上浮先進技術,具有近底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等多項先進功能.其中“深海潛水器無動力下潛上浮技術”主要是在潛水器兩側配備4塊壓載鐵,重量可以根據不同深度與要求調整.1標準大氣壓近似取ρ0=1.0x 105Pa,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103Kg/m3,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下7km處的壓強相當于700個大氣壓.
B. 若潛水器最快下潛的速度是42m/min,則到達7km海底需要4h.
C. 潛水器在水面下處于懸停時,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是一對平衡力.
D. 深海潛水器采用拋棄壓載鐵的辦法實現上浮,而潛艇使用壓縮空氣把空氣艙中的海水逼出去達到上浮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選擇了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
⑴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慮”、“不考慮”)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
⑵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如下操作: (填“擠壓”、“翻轉”或“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進行了探究,發現兩個力的大小還有較小的差距.你認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______ (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華3次實驗情況如圖中甲、乙、丙所示.
(1)實驗時為了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應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面上做 運動.
(2)小華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關系”時,利用圖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對比這兩組數據就得出這個結論對嗎? (填“對”或“不對”),你的理由是 .
(3)比較圖中的 兩組數據可得出: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揚州市部分中小學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車性能完全符合校車12項安全標準,在某次活動中,一輛該型號校車與所載學生的總質量為9000kg,在一段平直路面勻速行駛,車輪與地面的接觸總面積為0.15m2,此時校車受到的阻力是車重的0.05倍.求此時(g=10N/kg)
(1)校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
(2)校車發動機提供的水平牽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想用量筒一次準確獲得密度為0.8g/cm3的酒精100g,可選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
A.100ml,5ml B.150ml,10ml
C.100ml,10ml D.150ml,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在100s內將重為400N 的物體G勻速提升10m,每個滑輪的重均為20N.不計繩重及摩擦,此過程中
A.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
B.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
D.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