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開學初三下期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動滑輪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實驗數據如下表.
序號 | 動滑輪重 G動/N | 鉤碼重力 G/N | 鉤碼上升 高度h/m | 繩的拉力 F/N | 繩端移動 距離s/m | 機械效率η |
① | 0.1 | 1 | 0.2 | 0.6 | 0.4 | 83.3% |
② | 0.1 | 2 | 0.2 | 1.1 | 0.4 | |
③ | 0.2 | 2 | 0.2 | 1.2 | 0.4 | 83.3% |
(1)第②次實驗時,測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約為 .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對于同一動滑輪,所提升鉤碼的重力增大,機械效率將 ;提升相同重力的鉤碼時,動滑輪的重力增大,其機械效率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揚州梅嶺中學初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物體A B高1.6 m ,平面鏡C D高0.6 m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為2 m .下列關于物、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該平面鏡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與平面鏡的高相同,為0.6 m
C.物體與像的距離為2 m
D.像高與物體的高相同,為1.6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句容天王中學初二上期自主學習能力調研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左圖是2008年初南方雪災中出現的霧淞現象,它是 現象;右圖是南方雪災中見到的電線結起的冰柱現象,它是 現象. (填物態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句容天王中學初二上期自主學習能力調研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生活、生產中常用到光學知識:在開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導掘進機掘進方向,如圖所示,是利用了光沿 ;有時人們把電視機遙控器的紅外線發射窗,對著電視機對面墻壁發射,也能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了光的 現象;有經驗的漁民都知道,只有瞄準魚的下方才能把魚叉到,這是利用了光的 現象;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 像的性質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句容天王中學初二上期自主學習能力調研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方框中的四個圖像,其中一個是福娃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中的像,你認為應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哈爾濱四十七中學初三11月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6分)同學們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3 A,燈絲阻值在10一15 Ω之間。所提供的器材有:電流表、電壓表、電源(電壓恒為6 V)、開關各一個,滑動變阻器 (“5Ω 2A”、“20Ω 1A”)各一個,導線若干。
(1)請你用筆畫線將圖甲所示的電路連接完整。
(2)小聰按甲圖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小燈泡始終不亮,且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需要一個規格合適的滑動變阻器,請你選擇正確的滑動變阻器并說出選擇的理由;
(4)閉合開關,移動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3 A時,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5)小明沒用電壓表,但多用了一個開關,其它器材與小聰的相同,也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請在方框內畫出他設計的電路圖并寫出表達式:P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哈爾濱四十七中學初三11月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學們在做實驗時把規格分別為“110V 60W”和“110V 40W”的燈L1和燈L2連接到220V的照明電路中,既要使兩燈均正常發光,又要使電路消耗的電功率最小,應選用下列電路圖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常州實驗初中初二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為小孫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她將一塊茶色透明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與直尺垂直.再取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直置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和調整.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巧妙地解決了確定 的問題.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 為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現,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__________像.
(4)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5)某次實驗時,小王同學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請你推斷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