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學習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學大膽的猜想,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與兩電荷所帶的電荷量和它們之間的距離有關呢?于是他如圖(1)所示,做起了實驗。Q是一個帶正電的物體,把系在絲線上的帶正電的小球先后掛在A、B、C三處,比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帶電體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力的大小是通過絲線偏離豎線的角度顯示出來的,這種研究方法稱之為_____(類比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
(2)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懸掛在絲線上的小球應用_____
A.小鋼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據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電荷量一定時,_____,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實驗后,用另一個小球靠近帶正電的Q時,情景如圖(2)所示,則另一個小球的帶電情況是_____。
A.帶負電 B.不帶電 C.二者都有可能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1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 .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 所示實驗.
(4)小華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2所示.他發現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該結論 ( 正確、不正確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種測定油箱內油量的裝置,其中R是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跟滑桿連接,滑桿可以繞固定軸O轉動,另一端固定一個浮子。
當電流表示數越小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油箱內油量________(填“越多”或“越少”)。其中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明連接的用滑動變阻器調節燈泡亮度的電路,在使用過程中,小明分別遇到以下問題,請分析其中的原因。
(1)現象:燈泡很亮,移動滑動變阻器,燈泡亮度不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象:燈泡很暗,移動滑動變阻器,燈泡亮度不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象:燈泡不發光,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中的情景,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請完成下列問題。
(1)由圖中數據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2)如果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調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___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___________(填光學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
(4)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該將光屏_____(選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動。
(5)若把一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要想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向___________移動蠟燭。(選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茶具也是異彩紛呈,如圖所示就是古茶壺的一種。如果該茶壺的質量是4kg,底面積為800cm2,裝入8kg的水后,水面距離茶壺底面9cm,試完成下列問題。(p水=1×103kg/m3,g=10N/kg,水的比熱容:4.2×103J/(kg℃))
(1)茶壺的把手做的較為粗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茶壺的設計應用到的物理知識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2)茶壺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大?茶壺中的水對茶壺底面的壓力多大__________?
(3)若用電熱器把8kg的水從20℃加熱至100℃,至少需要消耗多少電能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和小華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小明對如圖甲所示的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然后測出1個鉤碼重為0. 5 N;小華觀察到杠桿如圖乙所示,此時應將杠桿左側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2)如圖丙所示,小華在杠桿A點掛上3個同樣的鉤碼,小明將彈簧測力計倒置后,在杠桿B點豎直向下拉住杠桿,小華提醒小明彈簧測力計需要再次調零,小明認為已經調零了,不需要再次調零,你認為__________(選填“小明”或“小華”)的想法是正確的.
(3)如圖丙所示,小明和小華采用正確的操作方式使杠桿平衡,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 N.
(4)如圖丁所示,改變拉力的方向使杠桿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如何變化?為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貨物從底端拉進車廂.貨物移動的距離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在此期間,工人拉這箱貨物沿斜面勻速運動時的拉力為594 N,此斜面的長為5 m,高為1 m,這箱貨物重為1 500 N.
(1) 0~5 s內,這箱貨物處于__________狀態,工人所做的功為_____________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___________?
(3)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選用了體積為10cm3、20cm3、30cm3的三個鋁塊和托盤天平進行實驗。
(1)調節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測量鋁塊1(體積為10cm3)的質量(如圖甲)。這一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___。改正錯誤后,他正確操作,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位置(如圖乙)。則將此鋁塊的質量為_________g.他接下來繼續測量了鋁塊2和鋁塊3的質量并完成了表格的記錄。
(2)小組在進行數據分析時,發現鋁塊3的數據與鋁塊1和鋁塊2反映的規律不相符,為了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的結論,他們將鋁塊3的質量數據改為81.并用描點法畫出鋁塊的m﹣V圖象,請你在上面的方格紙(如圖丁)中建立坐標系完成他們的圖象。
(________)
(3)請你對他們更改數據的做法進行評價_____。如果是你,對這種情況采用的做法應該是______。
(4)根據圖象_________(能/不能)得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原因是_________
(5)實驗中對每種物質都要收集多組數據原因是_________
(6)小軍接著對水進行探究,描繪出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線如圖中甲所示。他分析后發現,由于誤將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當作了水的質量,導致圖線甲未經過坐標原點。由此推斷:水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線應是___(選填圖中“乙”、“丙”或“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