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證明了質子的存在 | |
B. | 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 |
C. | 證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 |
D. | 說明原子中的電子只能在某些不連續的軌道上運動 |
分析 a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而被反彈回來.盧瑟福根據該實驗現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里繞著核旋轉.
解答 解:A、此實驗不能說明質子的存在,故A錯誤;
B、此實驗不能說明原子核的構成,故B錯誤;
C、α粒子散射實驗中大多數α粒子通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只有少數的發生了偏轉,極少數的超過了90°,有的超過了180°甚至被彈了回來,說明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故C正確;
D、此實驗不能說原子中的電子的運動情況.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了解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過程,知道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及其結論.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以磁感線來描繪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 | |
B. | ![]() 以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
C. | ![]() 以α粒子反彈或偏轉推測原子核的存在 | |
D. | ![]() 以碘能使淀粉變藍鑒定淀粉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