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 | 路程 | 運動時間 | 平均速度 |
1 | s1=75cm | t1=2.6s | v1=28.85cm/s |
2 | s2=75cm | t2=2.5s | v2=30 cm/s |
3 | s3=75cm | t3=2.4s | v3=31.25 cm/s |
v=30.03 cm/s |
分析 根據v=$\frac{s}{t}$算出平均速度;
(1)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必須測出路程和時間,從而確定需要的測量工具;
(2)本題的思路是:根據給出的距離,讀出對應的時間,用公式v=$\frac{s}{t}$算出平均速度;
(3)實驗時,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這樣小車的運動時間時間長;
(4)小車過了起點后才開始計時,所計時間偏小,求得的速度發生變化.
解答 解:
v2=$\frac{{s}_{2}}{{t}_{2}}$=$\frac{75cm}{2.5s}$=30cm/s;
v3=$\frac{{s}_{3}}{{t}_{3}}$=$\frac{75cm}{2.4s}$=31.25cm/s;
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
v=$\frac{{v}_{1}+{v}_{2}+{v}_{3}}{3}$=$\frac{28.85cm/s+30cm/s+31.25cm/s}{3}$≈30.03cm/s.
(1)測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測量時間的工具是秒表;
(2)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所以實驗原理公式為:v=$\frac{s}{t}$;
(3)實驗時,小車所放的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小車的運動時間;
(4)若在計時的時候,小車過了起點后才開始計時,所計時間偏小,根據公式v=$\frac{s}{t}$可知,路程不變的情況下,時間偏小,速度就會偏大.
故答案為:30;31.25;30.03;
(1)刻度尺;秒表;(2)v=$\frac{s}{t}$;(3)小;(4)大.
點評 公式v=$\frac{s}{t}$適用于變速運動中求平均速度,一定注意用一段時間內的路程除以對應的時間,才能準確的求出平均速度,并且要掌握減小誤差的方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 | 接觸面 | 接觸面積/m2 | 速度 | 壓力/N | 摩擦力/N |
1 | 木塊與桌面 | 0.01 | v | 5 | 1 |
2 | 木塊與桌面 | 0.01 | 2v | 5 | 1 |
3 | 木塊與桌面 | 0.01 | v | 10 | 2 |
4 | 木塊與毛巾面 | 0.01 | v | 5 | ★ |
5 | 木塊與桌面 | 0.005 | v | 5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 |
B. | 一個普通中學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的壓強約為100Pa | |
C. | 將一枚雞蛋托起的力約為5N | |
D. | 一間教室內的空氣質量約為200k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是原來的$\frac{1}{2}$ | B. | 一定和原來的一樣 | ||
C. | 一定是原來的2倍 | D. | 以上情況均有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源電壓是36V | |
B. | 當R2的阻值增大時,相同時間內R2比R1產生的熱量多 | |
C. | 當R2的阻值增大時,R2通過的電流比R1的電流小 | |
D. | 當R2的阻值最大時,R2兩端的電壓為10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熱水箱容量 | 1.5L |
額定電壓 | 220V |
加熱功率 | 550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彩虹是光的反射現象 | |
B. | ![]() 丹頂鶴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象 | |
C. | ![]() 由于光的折射,漁民要對準看到的魚的上方才能叉到魚 | |
D. | ![]() 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