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態變化,正確的是( )
A. 冬天的早晨經常口中呼出“白氣”,這是液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B. 夏天用干冰給運輸中的食品降溫,這是應用干冰熔化吸熱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的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要吸收熱量
D. 春天的早晨會出現霧,這是汽化現象,要吸收熱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湘潭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斜面長4m、高1m,把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推向斜面頂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則推力為 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為300N,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南雄市九年級6月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在調節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此時應把平衡螺母向______移才能使橫梁平衡。在燒杯中倒入鹽水,稱出燒杯與鹽水的總質量為85g;將燒杯中一部分鹽水倒人量筒中(如圖甲所示),則量筒內鹽水的體積是______cm3。再稱量燒杯和剩下的鹽水總質量時的砝碼、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通過計算可知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甘肅省敦煌市九年級6月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欲使用一平面鏡將與水平面夾角為30O的入射光線沿水平方向射出,請你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平面鏡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甘肅省敦煌市九年級6月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媽媽在廚房燉排骨,小肅還沒進門就聞到了排骨湯的香味,這是一種 現象。媽媽把菜刀放在磨石上磨了幾下,發現菜刀的溫度升高了,這是用 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北京市西城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超導材料
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內斯(Onnes)用液氦冷卻水銀時發現,當溫度下降到4.2K(-268.98℃時)時,水銀的電阻完全消失。1913年昂內斯在諾貝爾領獎演說中指出:低溫下金屬電阻的消失“不是逐漸的,而是突然的”,水銀在4.2K進入了一種新狀態,由于它的特殊導電性能,可以稱為超導態。后來他發現許多金屬和合金都具有與上述水銀相類似的低溫下失去電阻的特性,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達到超導時的溫度稱為臨界溫度,具有超導電性的材料稱為超導材料或超導體。
1933年,邁斯納和奧克森菲爾德兩位科學家發現,如果把超導體放在磁場中冷卻,則在材料電阻消失的同時,外加磁場也無法進入超導體內,形象地來說,就是磁感線將從超導體中被排出,不能通過超導體,這種抗磁性現象稱為“邁斯納效應”。
根據臨界溫度的不同,超導材料可以被分為:高溫超導材料和低溫超導材料。但這里所說的“高溫”只是相對的,其實仍然遠低于冰點0℃,對常溫來說應是極低的溫度。20世紀80年代是超導電性探索與研究的黃金年代。1981年合成了有機超導體,1986年繆勒和柏諾茲發現了一種成分為鋇(Ba)、鑭(La)、銅(Cu)、氧(O)的陶瓷性金屬氧化物,其臨界溫度提高到了35K。由于陶瓷性金屬氧化物通常是絕緣物質,因此這個發現的意義非常重大,繆勒和柏諾茲因此而榮獲了198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后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部分國家又陸續發現臨界溫度100K以上的高溫超導材料。
高溫超導材料的用途非常廣闊,由于其具有零電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為三類:大電流應用(強電應用)、電子學應用(弱電應用)和抗磁性應用。大電流應用即前述的超導發電、輸電和儲能;電子學應用包括超導計算機、超導天線、超導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應用于磁懸浮列車和熱核聚變反應堆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許多金屬和合金具有在低溫下會失去電阻的特性,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達到超導時的溫度稱為 溫度。
(2)超導體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來制作電爐子的爐絲。
(3)如圖所示,在甲、乙兩圖中能表示“邁斯納效應”的是 圖。
(4)高溫超導材料的超導電性可以應用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北京市西城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定值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P隨電阻R兩端電壓U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請根據圖像判斷:當電阻R兩端電壓為 V時,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P為3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北京市西城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為某光敏電阻的控制電路示意圖,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R0為定值電阻,RG為光敏電阻,其阻值隨空氣透光程度的減弱而增大。閉合開關S,當空氣透光程度弱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電路中的電流增大
B. 電阻RG兩端電壓減小
C. 電路消耗的總功率增大
D. 電阻R0每秒鐘消耗的電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附中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華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先在空氣中測出圓柱體的重力大小是1.0N ,然后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如圖甲所示,她測得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 和其底面進入水中的深度h 的對應數據如下表:
(1)第1 次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2)利用表中數據,在圖乙中畫出F-h圖線;
(3)當h= cm時,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水中;
(4)如改用濃鹽水做實驗,在圖乙中再畫出F-h圖線。圖線上h=6cm點的位置變 (高/ 低),這樣的比較是為了探究 對浮力大小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