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7所示,已知電阻R1=20Ω、R2=30Ω,當開關閉合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R1與R2的電壓之比為2:3
B.R1與R2的總電阻為50Ω
C.R1與R2的電流之比為2:3
D.R1與R2消耗的電功率之比為3:2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試題15 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實驗器材:托盤天平1架(含砝碼200g) 形狀規則的鋁塊3個(體積分別是10cm3、20cm3、30cm3)
操作程序:
順序 | 操作內容 |
1 | 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
2 | 分別測出三個鋁塊的質量m1、m2、m3,并記錄。 |
3 | 根據記錄數據做出m—V圖象。 |
4 | 由數據或圖象,得出結論。 |
實驗記錄:
體積V/cm3 | 質量m/g | |
鋁塊一 | 10 | |
鋁塊二 | 20 | |
鋁塊三 | 30 |
實驗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
說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寫相關數據,不要求書寫完整的實驗報告。
2.要真實記錄實驗數據,捏造數據相應扣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估測值的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A.地球的半徑為6400m B.電子的直徑約1mm
C.人體感覺比較舒適的氣溫約23℃ D.益陽市夏天日平均氣溫約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年4月1號銀川-北京西K175/6次列車升級為T275/6次特快旅游列車,升級后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下表。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站名 | 銀川 | 靈武 | 鹽池 | 定邊 | 靖邊 | …… | 北京西 |
到達時間 | 21:32 | 22:37 | 22:59 | 00:03 | …… | 09:41 | |
發車時間 | 21:00 | 21:34 | 22:39 | 23:05 | 00:06 | …… | |
停留 | 2分 | 2分 | 6分 | 3分 | …… |
(1)從銀川到北京西站單程運行時間是_______
(2)從銀川到鹽池,若列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100km/h,計算列車此段行駛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9所示是在同一位置開始同向運動的甲、乙兩物體路程S與時間t關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物體同時開始運動
B.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運動的
C.在t=5s時,甲、乙兩物體相遇
D.甲物體的運動速度為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兩個電阻R1和R2串聯在電路中,R1和R2兩端的電壓之比是2:3,若將它們并聯在電路中,R1和R2的電功率之比是
A.4:9 B.2:3 C.3:2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各實驗小組同學選用恰當的器材,分別用如圖的實驗方法測量了一些數據,并通過計算記錄在表格中.
實驗
序號 | 液體的密度(g/cm3) | 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cm3) | 浮力(N) | 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N) |
1 | 1 | 20 | 0.2 | 0.196 |
2 | 1 | 40 | 0.4 | 0.392 |
3 | 1 | 60 | 0.6 | 0.588 |
4 | 1.5 | 20 | 0.3 | 0.294 |
5 | 1.5 | 40 | 0.6 | 0.588 |
6 | 1.5 | 60 | 0.9 | 0.882 |
(1)分析實驗序號1、2、3或4、5、6中前三列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_________ .
(2)分析實驗序號 _________ 中的相關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甲小組同學分析了表中最后兩列數據及相關條件認為這些實驗數據能證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_________ 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
(4)乙小組同學發現最后兩列數據不相等,于是他們把表格中浮力一列的數據分別改成“0.196;0.392;0.588;0.294;0.588;0.882”,然后也得出了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結論.你認為乙小組的做法 _________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