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2 5 1 10
1 6 2 3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若杠桿在使用前左高右低,要使它水平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某小組得到的兩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用文字或符號表述均可)。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58
首先,和你的同學們做個游戲,挑選一個力氣大的男同學和一個力氣小的女生照圖所示推門,看誰將獲勝?由此猜想,動力、動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間滿足什么關系時杠桿能平衡?
猜想: .
(1)動手探究:表1是小華和他的同學的實驗記錄.請你幫他們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會得到:杠桿平衡時, .
用公式表示: .
表1
實驗次數 |
動力F1/N |
動力臂l1/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m |
1 |
1.0 |
0.1 |
0.5 |
0.2 |
2 |
1.5 |
0.2 |
1.0 |
0.3 |
3 |
2.0 |
0.3 |
1.5 |
0.4 |
(2)想一想,動動手.
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相同,若在支點兩側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則杠桿的 端將下傾;若將鉤碼都往支點移一格,則 端將下傾.
(3)在上述實驗結束后,小華又繼續實驗,沿a、b兩個不同方向用力拉彈簧測力計,使杠桿平衡.請你和他一起想一想,兩次的拉力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同學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
探究目的 |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 ||||||||||||
實驗器材 | 杠桿、鉤碼盒一套、彈簧測力計、細線、和 A 。 | ||||||||||||
探究假設 | 杠桿的平衡可能與“動力和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有關。 | ||||||||||||
實驗方案 設計 | 步驟1、調節杠桿兩端的 B ,使橫梁平衡。 步驟2、在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用細線依次懸掛個數不同鉤碼,(假設左端砝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阻力F2,右端鉤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動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再選擇適當的阻力F2,然后移動阻力作用點,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分別記錄下此時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改變阻力F2的大小,在移動阻力作用點,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記錄下此時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并填入到實驗記錄表格中。 步驟4、改變動力F1的大小,保持動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變,再改變阻力F2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實驗數據記錄表。 步驟5、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保持動力F1和阻力F2不變,移動阻力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數值,并填入到實驗數據表中。 步驟6、整理實驗器材。 | ||||||||||||
數據記錄 | 實驗數據記錄表如下:
| ||||||||||||
分析論證 | 根據實驗記錄數據,探究結論是: D 。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報告中的A、B、C、D四個相應部分的內容:
A: ;B: ;C: ;D: ;
2.在上述探究實驗中,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在探究報告中,該同學所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如圖13示,某小組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桿、若干個相同的鉤碼、彈簧測力計等,O為杠桿的支點。
①實驗前,應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響,還可以方便地測量或讀出 。調節時,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應如何操作: 。
②某實驗小組記錄兩組數據如下:
實驗序號 | 動力F1/N | 動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 | 20 | 1 | 10 |
2 | 1 | 8 | 2 | 4 |
根據分析,這組數據中,實驗序號為 (選填:“1”或“2”)的一組肯定有錯誤。檢查發現是測量動力臂時讀錯了,動力臂的實際值比記錄值 (選填:大或小)。
③如圖14所示,彈簧測力計在C處由豎直向上逐漸向右傾斜拉動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其原因是 。
④某次實驗中,若采取如圖15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以下哪種原因 (選填字母)。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目過多
⑤如圖16所示,某實驗小組選用長1.6m、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且粗細均勻的一根金屬桿,將一個“拉力——距離傳感器”豎直裝置在桿上,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17所示。由圖可知金屬桿重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