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彈簧受到的拉力/N | 0 | l | 2 | 3 | 4 | 5 | 6 |
甲彈簧的長度/cm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乙彈簧受到的拉力/N | 0 | l | 2 | 3 | 4 | 5 | 6 |
乙彈簧的長度/cm | 6.0 | 7.5 | 9.0 | 10.5 | 12.0 | 13.5 | 15.0 |
分析 (1)分析表格數據,總結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在拉力相同時,分析數據可得結論;
(2)比較量程實質是比較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因此可根據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的長度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得出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甲彈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彈簧所受拉力,從而得出結論;同樣比較測力計的精度實質是在彈簧的拉力相同時比較彈簧伸長的長度,彈簧伸長的長度大的測力計,示數間的間距較大,刻刻度時可以刻得更小,精度更高;
(3)彈簧測力計原理注意是伸長量和拉力成正比,不是長度.
解答 解:
(1)①由表格數據可以得出,不論是甲彈簧還是乙彈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越長,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由實驗數據可知,當甲受2N外力時,伸長6cm,當乙受2N外力時,伸長3cm,所以,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大;
(2)根據表一、表二數據可知,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乙彈簧所受拉力大于甲彈簧所受拉力;由題意知,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所以兩彈簧的最大伸長相同,則乙彈簧所受拉力大于甲彈簧所受拉力,即B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大、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小;
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小,由于兩測力計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所以A測力計的分度值小,精度高.
(3)由(1)分析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以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故答案為:
(1)①正比;②大;(2)B、A;(3)在彈性限度以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以及應用獲取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4.3g | B. | 205g | C. | 205.7g | D. | 203.6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