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
B.公路旁安裝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路徑上減弱噪聲
C.課堂上能聽到老師講課聲,是由于空氣能夠傳聲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音色會不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昌平區初三年級第二次統一練習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甲是某中學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水中物體的裝置示意圖。DB是以O點為轉軸的水平杠桿,杠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D的長度為2m。水平地面上的配重E通過細繩豎直拉著杠桿D端,配重E的質量mE為250kg。安裝在杠桿DB上的行走裝置由支架、動滑輪X、提升電動機、定滑輪K構成,行走裝置的質量m為20kg。電動機Q可以通過定滑輪S和動滑輪X拉動行走裝置沿BO水平滑動。固定在提升電動機下的定滑輪K和動滑輪M組成滑輪組Y,當行走裝置處于杠桿DB上C點的位置時,提升電動機拉動繩子H端,通過滑輪組Y豎直提升水中的圓柱體A。圓柱體A完全在水中,以0.1m/s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Y的機械效率為η1,配重E對地面的壓強為p1;物體A以原來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全部露出水面后,最終停在空中某高度時,配重E對地面的壓強為p2。滑輪組Y提升物體A的過程中,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始終為零,杠桿D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電動機H處繩子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已知圓柱體A的質量mA為60kg,底面積為30dm2,p1與p2之比為4∶1。物體A被打撈出水面后,停留在一定高度,電動機Q開始拉動行走裝置。在行走裝置以0.05m/s的速度水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電動機Q處拉力T的功率為5W,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為F。細繩和杠桿的質量、滑輪與軸的摩擦、水對物體的阻力均忽略不計,g取10N/kg。
求:(1)動滑輪M所受的重力;(2)機械效率η1;(3)OC的長度;(4)拉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昌平區初三年級第二次統一練習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將定值電阻接在電壓恒為6V的電源兩端,通過電阻
的電流為
,則
內電流在電阻
上所做的功是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昌平區初三年級第二次統一練習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電磁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定向移動的電荷周圍一定存在磁場
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的N極指向決定的
C.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科學家研制出電動機
D.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昌平區初三年級第二次統一練習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車輪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紋B.用橡膠制作自行車的閘皮
C.自行車軸承中裝有滾珠D.騎自行車的人剎車時用力捏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豐臺區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發現,在一個盛水的容器中放入一個木塊,木塊會受到浮力,放入木塊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力也增大了,他想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容器底部增加的液體壓力是否有關系。為此他選擇了如下器材:符合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一個、底面積已知的大燒杯一個(盛有適量的水)、完全相同的鉤碼6個、記號筆一支、鐵架臺一個。
(1)還需要補充的器材是 _________ .
(2)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① 將彈簧測力計掛在鐵架臺下,測出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并計入數據表格;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鉤碼,沒入大燒杯中的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并計入數據表格;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彈簧測力計下掛不同的鉤碼,仿照實驗③、④再測五組數據,并計入數據表格;
⑥ 根據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別算出六次實驗鉤碼受到的浮力F浮和容器底部增加的液體壓力F壓,并計入數據表格。
請將以上實驗步驟補充完整,并設計實驗記錄表格
實驗記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北京市豐臺區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個現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 光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上海市閔行區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束光從玻璃磚射入空氣中,若入射角為30°,則折射角可能為( )
A. 50° B. 30° C. 20° D.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