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總結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變量法、實驗推理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運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 )
A.推出串聯電阻關系式
B.保持電阻不變,觀察電流隨電壓的變化
C.用“水壓“類比“電壓”
D.將實物電路畫成電路圖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宜春高安中學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的同學做“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他們使用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
(1)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需要確定以下的變量,你認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
B.盛放水和另一種液體的容器相同
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另一種液體
D.酒精燈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2)加熱到一定時刻,水開始沸騰,而另一種液體相應時刻并沒有沸騰,但是溫度計的示數比水溫要高的多.說明該液體的吸熱能力比水 ;若要使它們升高的溫度相同,則該液體加熱的時間要更 ;
(3)圖2中的哪一圖線能反映該實驗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南平武夷山三中初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百米賽跑時,終點的計時裁判員正確的計時方法是( )
A.聽到發令員的槍聲開始計時
B.看到發令員的發令槍冒煙開始計時
C.聽到發令員的最后一聲口令開始計時
D.看到最先起跑的運動員起跑開始計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三第二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它們的比熱容之比為2:1,若升高的溫度之比為2:1,那么它們吸收熱量之比為( )
A.2:1 B.1:4 C.1:1 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四川遂寧南山學校初三上期半期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楠楠同學在半期考備考中,準備有:①透明塑料筆袋;②金屬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鉛筆芯;⑤橡皮擦等物品。上述五種物品中,其中屬于絕緣體的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南通八一中學初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套圈”出手后,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套圈”由a到b過程中,動能逐漸增大
B.“套圈”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
C.“套圈”由b到c過程中,機械能逐漸變小
D.“套圈”由a到b再到c過程中,重力勢能先變大后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無錫東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利用蠟燭來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如圖所示,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前的相關準備:
(1)他應該至少準備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如果沒有方格紙,他還應該準備的測量工是 。為了確定像的位置,他應該選擇 來代替平面鏡.為了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他應該準備一個 。
(2)如果將蠟燭改用跳棋,發現像不易看清怎么辦?用燈照亮_____________(選填:“跳棋”或“鏡子”)。
(3)將鏡前的蠟燭A點燃,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________(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小明在桌面上無論怎樣調節后面的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東臺梁垛鎮中學初二期中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同學在課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 )
A.蠟燭的倒立像 B.蠟燭的正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濱海縣第一初級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電視機遙控器是靠紅外線來實現對電視機控制,下列哪種物品遮擋在遙控器前,遙控器還能實現遙控的:
A.硬紙片 B.厚玻璃 C.薄木板 D.薄鐵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