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活動中
(1)探究活動中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為了能 。
(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3)如圖所示,點燃A蠟燭,在玻璃板的另一側慢慢移動B蠟燭,直到與 為止,證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填“A”或“B”)這一側觀察。
(4)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先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發現在光屏上 (“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5)實驗中如果蠟燭B和蠟燭A的像始終無法完全重合,原因是: 。
(6)下圖甲是小軍本人,他在進行實驗時,從玻璃板中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看到自己的像應是圖乙中的 (填序號)。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如圖甲所示,用螺絲刀撬圖釘,O為支點,請畫出動力Fl的力臂L1和阻力F2.
(2)如圖乙是某種手電筒的剖面圖,請按照實物剖面圖,在答題卡虛線框中畫出這種手電筒的電路圖.
(3)如圖丙所示,在符合安全用電前提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燈、開關和插座接到電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為信號源,B為接收器,A、B間有一真空區域。當信號源A分別發射出次聲波、無線電波、可見光和紫外線信號時,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號是:
A. 次聲波 B. 無線電波 C. 可見光 D. 紫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是井岡山展現出來的獨特魅力。“五一”期間,蘋蘋乘坐的汽車剛剛進入井岡山景區,便有一種“車行綠色中,風景撲面來”的感覺,實在是令人心曠神怡。“車行綠色中,風景撲面來”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正確的是
A.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現的霧——汽化、吸熱
B.夏天灑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發、放熱
C.秋天早晨草上出現的露珠——液化、放熱
D.冬季地面草叢上出現的霜——凝固、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新型手電筒由電池、開關和三粒相同的LED燈珠連接而成,當摘去其中一只燈珠時,其它兩只燈珠都不能發光。每粒燈珠正常發光時電壓都為U,那么手電筒正常工作時通過三粒燈珠的電流 (相等/不相等),手電筒電池的電壓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